送心意

朴老师

职称会计师

2025-04-04 13:28

计算债权投资下一期投资收益时,是 用发生减值之后的摊余成本 乘以实际利率来计算的,并非用之前没发生减值的摊余成本计算。
债权投资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1. 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2. 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3. 扣除计提的累计信用减值准备。
当债权投资发生减值时,会借记“信用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债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这会减少债权投资的摊余成本。而后续计算投资收益时,根据公式“投资收益 = 债权投资摊余成本 × 实际利率”,由于减值使得摊余成本减少,计算出的投资收益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所以说计算下一期投资收益是基于发生减值之后调整了的摊余成本来计算的。

追问

2025-04-04 13:35

那会计学堂得题库得题为什么发生减值损失后计算下一期末得还是之前的没计提得摊余成本,现在都不明白到底影不影响了

追问

2025-04-04 13:37

这个题都没有扣除  不明白

朴老师 解答

2025-04-04 13:40

一般来说,债权投资发生减值后是会影响摊余成本,进而影响后续投资收益计算所依据的摊余成本的。但可能存在以下几种情况导致你看到题目中看似未按常规处理:
1. 题目特殊说明或设定:有些题目可能会在题干中特别说明,在计算某一期间投资收益时不考虑前期已确认的减值影响(比如假设不考虑减值对摊余成本的影响来计算特定期间收益),这种情况属于题目设定的特殊规则,与正常的会计处理原则不同。
2. 计算步骤分步展示:可能题目是分步要求计算,在某一步骤中只是先计算未考虑减值时的投资收益,后续步骤才会进一步考虑减值对摊余成本及相关金额的调整。例如,先计算出不考虑减值情况下的应收利息和投资收益,然后在下一步骤中再结合减值准备来调整摊余成本并重新计算相关数据。
3. 理解偏差:也有可能是对题目中数据和计算逻辑的理解存在偏差,误以为是用之前未计提减值的摊余成本计算投资收益,实际上可能是计算过程中的中间数据使用或者表述让你产生了误解。
债权投资发生减值后,后续计算投资收益是按照调整减值准备后的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来计算的。

追问

2025-04-04 13:55

初始入账金额 = 支付价款 + 手续费 = 1026 + 1.23 = 1027.23万元2x23年实际利息收入 = 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年利率 = 1027.23×5%=51.36收到利息 = 债券面值×票面年利率 = 100×10×6% = 60万元。利息调整摊销额 = 收到利息 实际利息收入 = 60 - 51.36 = 8.64万元2x23年末考虑减值前摊余成本 = 期初摊余成本 + 实际利息收入 - 收到利息 = 1027.23 + 51.36 - 60 = 1018.59万元。因为2x23年末确认预期信用损失准备5万元,所以2x23年末摊余成本 = 1018.59-5=1013.59

追问

2025-04-04 13:56

.计算2x24年末摊余成本
 
 2x24年实际利息收入 = 2x23年末摊余成本×实际年利率 = 1013.59×5%  =50.68万元。
 
- 收到利息 = 100×10×6% = 60万元。
 
- 利息调整摊销额 = 收到利息 - 实际利息收入 = 60 - 50.68 = 9.32万元。
 
2x24年末考虑减值前摊余成本 = 2x23年末摊余成本 + 实际利息收入 - 收到利息 = 1013.59 + 50.68 - 60 = 1004.27万元。

追问

2025-04-04 13:58

那如果上考场遇到这种题怎么处理,不严谨。都不知道怎么做题了。

朴老师 解答

2025-04-04 14:15

考试不会有这种题目的哦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债权投资和其他债权投资产生的利得应当确定有关会计处理的科目,通常是计提财务费用。具体计提科目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包括投资收益、财务费用和其他综合收益等。
2023-03-14 18:36:39
您好 1.其他权益投资基本上都是股票 2.债券投资≠其他债权投资 (1)债券投资,是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2)其他债权投资,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2019-08-20 09:22:40
长投是持股比例在20%以上的 控制 共同控制的才是长投 债权投资是在这个比例一下的 只算做金融资产而已
2020-06-15 10:02:42
1139-1086 这是调整后账面和原账面差异,这是调整投资收益的
2020-05-22 13:54:05
是的同学, 债券投资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同时把其他综合收益转入投资收益。 股权投资的,差额计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同时,把其他综合收益转入“留存收益”即:盈余公积和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这两个科目中。您的思考是正确的
2020-05-03 20:19:54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最新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