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阿水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初级会计师

2018-12-13 15:46

学员你好,
你可以看一下以下案例,这是出口退税会涉及的一个科目,一言半语讲不清楚哦,需要整体学习。
如今多数企业的销售都是既有出口,又有内销。而当期出口产品所实际消耗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在实际中难以准确核算。于是,会计“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科目也就应运而生,对进出口企业的会计账务处理也有了新的要求。

一、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的核算

企业应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下增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专栏。

1.记录企业按照“通知”规定的退税率计算的出口货物的进项税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2.对确因出口比重过大,在规定期限内不足抵减的,不足部分可按有关规定给予退税, 企业在实际收到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二、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实际)应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

其中:当期免抵退税额=出口产品离岸价+国家规定的该产品出口退税率

而“当期(实际)应退税额”应该怎样确定呢?它取决于当期期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的借方余额与计算出的“当期免抵退税额”的金额的比较,谁小取谁;但如果当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的余额在贷方,表示企业要实际缴税,就没有实际要退的税款了,这时“当期(实际)应退税额”等于零,“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就等于“当期免抵退额”。

“当期免抵退税额”即是“出口退税”的金额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当期(实际)应退税额”计入“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案例描述】

A企业外销产品离岸价2万元,退税率13%,按三种情况分别做会计处理:

1.“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期末余额为借方2 800元;

2.“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期末余额为借方2 000元;

3.“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期末余额为贷方1 000元。

【案例分析】

首先计算,当期免抵退税额=20 000×13%=2 600(元)

其次,分别确定三种情况下的当期(实际)应退税额。

1.当期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为借方余额 2 800元大于“当期免抵退税额”2 600元,按“谁小取谁”的原则,故取2 600元,则“当期(实际)应退税额”为2 600元。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实际)应退税额=2 600-2 600=0(元)

会计分录为:

借: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  2 6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2 600

2.当期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为借方余额 2 000 元时,2 000元小于计算 出的“当期免抵退税额”2600 元,按“谁小取谁”的原则,故取2 000元,则“当期(实际)应退税额”是2 000元。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实际)应退税额=2 600-2 000=600(元)

会计分录为: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2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6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2 600

3.当期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为贷方余额1 000元时,因为是贷方余额,说明企业本月还需要缴税,“当期(实际)应退税额”等于零。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实际)应退税额=2 600-0=2 600(元)

会计分录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2 6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2 600

综上,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是会计核算中一个重要科目,它关系着进出口企业的经济业务往来,更是税务监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核算科目,尤其在新的财务制度下,财务人员一定要做好此类科目的细化,归集特殊情况时账户借贷科目的分类,只有不断完善会计的账务处理,才能有助于进出口企业的未来发展与规划。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就是出口企业在抵减增值税和退税时用的
2016-06-11 17:31:36
请看插入的图片,谢谢
2018-01-12 12:51:12
这3个科目合并吗?还是统一结转到某一会计科目呢?(允许填写字数有限,所以分两次说)
2017-09-21 16:53:26
这个分录属于计算出来的免抵退税额。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 以下有详细资料,供参考! 出口退税涉税帐务处理   1.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出口销售额FOB*征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应退税额:   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应退税额)   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应退税额)   3.免抵税额: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免抵额)   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免抵额)   4.收到退税款   借:银行存款   货: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
2019-04-09 10:54:41
因为出口退税并不减少损益,而只是把多交税退了回来
2017-03-18 08:11:25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相似问题
    最新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