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平均年限法一和平均年限法二的区别
于2019-03-13 16:21 发布 15849次浏览
- 送心意
庄老师
职称: 高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审计师
2019-03-13 16:34
这两个公式原则上结果是一样的。公式一:(原值-减值-残值)/年限 公式二:(原值-减值-残值-累计折旧)/(年限-已计提年限),从公式可以看出影响折旧有:原值、减值-残值、年限,当这几个因素全部不变的情况下,公式二:(原值-减值-残值-(原值-减值-残值)/年限*已计年限/(年限-已计提年限)=(原值-减值-残值)(1-已计提年限/年限)/(年限-已计提年限)=(原值-减值-残值)/年限。所以如果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两个公式是一样的。只要影响因素任何一个或多个变动,公式二更符合会计准则,累计折旧更准确一些。公式二就是当你上述任何一个因素变动后,就会在剩余折旧年限内平均摊销。
相关问题讨论
这两个公式原则上结果是一样的。公式一:(原值-减值-残值)/年限 公式二:(原值-减值-残值-累计折旧)/(年限-已计提年限),从公式可以看出影响折旧有:原值、减值-残值、年限,当这几个因素全部不变的情况下,公式二:(原值-减值-残值-(原值-减值-残值)/年限*已计年限/(年限-已计提年限)=(原值-减值-残值)(1-已计提年限/年限)/(年限-已计提年限)=(原值-减值-残值)/年限。所以如果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两个公式是一样的。只要影响因素任何一个或多个变动,公式二更符合会计准则,累计折旧更准确一些。公式二就是当你上述任何一个因素变动后,就会在剩余折旧年限内平均摊销。
2019-03-13 16:34:53
平均年限法(一)与平均年限法(二)的公式如下: 平均年限法(一): 月折旧率=(1-净残值率)/使用年限 月折旧额=原值*月折旧率平均年限法(二): 月折旧率=月折旧额/(原值-净残值) 月折旧额=(原值-累计折旧-净残值)/(使用年限-已计提月份)在实际使用中,固定资产初始化时,应选择平均年限法(一),对于启用账套后输出入的、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应选择平均年限法(二)。
2015-06-01 17:02:13
你好!
一样的,没有区别的
2019-12-25 14:10:42
您好!没有看到你的方法啊。
2017-03-29 10:22:29
你好,年限平均法每个月计提的折旧相等
而工作量法计提的折旧金额随着工作量发生的不同而不同的
2019-07-08 16:01:31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获取全部相关问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