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QQ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

2019-03-25 14:28

一、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1)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本期收到的现金。对应于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中的项目及会计科目有“银行存款”(借方)、“主营业务收入”(现销收入)(贷方)以及“应交税金--成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贷方),反映为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加和销项税额的增加。由于损益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通常既包括本期现销收入,也包括本期赊销收入,本期赊销反映为应收款的增加,没有现金流入,因此,要计算本期现销的现金流入量,就应从“主营业务收入”和“销项税额”的总和中减去应收账款的增加额和应收票据的增加额。应做调整分录如下(可称为基本调整分录): 
借: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增加额 
应收票据增加额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 
销项税额 
(2)前期赊销商品、提供劳务本期收到的现金。对应于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中的项目及会计科目有银行存款(借方)、应收账款(贷方)及应收票据(贷方)。这部分现金流入反映为应收款的减少。做调整分录时,应在基本调整分录中增加此项现金流入量,故此项应收账款的减少额和应收票据的减少额应加在基本调整分录的贷方。 
(3)本期预收现金,后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对应于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中的项目及会计科目有银行存款(借方)、预收账款(贷方)。这部分现金流入反映为预收账款的增加。做调整分录时,应在基本调整分录中增加此项现金流入量,故此项预收账款的增加额应加在基本调整分录的贷方。 
(4)扣除本期发生销货退回而支付的现金。对应于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中的项目及会计科目有主营业务收入(借方)、销项税额(借方)、银行存款(贷方)。做调整分录时,该项销货退回支付的现金应从基本调整分录的贷方“主营业务收入”和“销项税额”的总和中扣除,或将其加在基本调整分录的借方。 
(5)本期销售材料、代购代销本期收到的现金。对应于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中的项目及会计科目有银行存款(借方)、其他业务收入(现销收入)(贷方)、销项税额(贷方)。这部分现金流入反映为其他业务收入的增加和销项税额的增加。做调整分录时,应在基本调整分录中增加此项现金流入量,故此项其他业务收入的增加额和销项税额的增加额应加在基本调整分录的贷方。对于本期赊销材料和前期赊销材料本期收到现金的处理,其原理与商品赊销相同。 
除上述调整之外,还有一些特殊事项需要调整: 
(1)视同销售计算应交的销项税额,因其没有现金流入,故应将其从基本调整分录的贷方“销项税额”的总额中扣除,或将其加在基本调整分录的借方。 
(2)应收票据贴现息。通常所做的会计分录为:借记“银行存款”、“财务费用--应收票据贴现息”,贷记“应收票据”.此分录中应收票据的减少额中有一部分没有现金流入量,即贴现息,故应将其从基本调整分录的贷方应收票据的减少额中扣除,或将其加在基本调整分录的借方。若上述分录中为贷记“财务费用--应收利息扣除贴现息后的余额”,此时,就应在基本调整分录的贷方加上这个余额(可从财务费用明细账中查出)。 
(3)确认坏账损失。此时会计分录为:借记“坏账准备”,贷记“应收账款”.确认坏账损失虽引起应收账款的减少,但没有现金流入量,故应将其从基本调整分录的贷方应收账款的减少额中扣除,或将其加在基本调整分录的借方。 
(4)已确认的坏账损失本期收回而收到的现金。应借记“应收账款”,贷记“坏账准备”;同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账款”.两笔分录合起来不会影响应收账款账面余额的变化,但有现金流入量,故应在基本调整分录的贷方加上此数额。 
(5)补提坏账准备。应做会计分录为:借记“管理费用”,贷记“坏账准备”.若冲减坏账则做相反分录。此分录不涉及应收账款账面余额的增减变化,故不需调整。 
(6)应收账款的减少与应付账款的减少的对冲。此项应收账款的减少额没有现金流入量,故应将其从基本调整分录的贷方应收账款的减少额中扣除,或将其加在基本调整分录的借方。 
至此,可将调整分录汇总如下: 
借:应收账款的减少与应付账款的减少的对冲 
确认的坏账损失 
应收票据贴现息 
视同销售形成的销项税额 
本期退货支付的现金 
应收票据增加额 
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增加额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 
销项税额 
预收账款增加额 
应收票据减少额 
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减少额 
其他业务收入 
已确认的坏账损失的收回 
应收票据贴现时应收利息大于贴现息的余额 
上述调整分录中会计科目的金额都是本期发生额,但是对于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等科目,则可用其期末余额减去期初余额之后的增减额来表示。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调整分录中应收账款的金额是其账面余额,若应收账款的数额按扣除了坏账准备以后的净额表示,则上述汇总的调整分录变化如下:借方“确认的坏账损失”改为“补提的坏账准备”,不再贷记“已确认的坏账损失的收回”. 
二、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1)本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本期支付的现金(以原材料的实际成本法为例,下同)。购买时,借记“原材料”(存货增加)、“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银行存款”.这部分现金流出反映为存货的增加和进项税额的增加。生产领用原材料时,借记“生产成本”(存货增加),贷记“原材料”(存货减少);因此该环节存货的价值不变。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工费、累计折旧、待摊费用的摊销等(以下简称工费)增加了存货的价值,但不论其有无现金流出,都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无关,故应从存货的价值或其转化的价值中扣除。若全部形成了产成品,则增值后的存货价值不变。 
若产成品全都没有卖出去,则编制的调整分录为: 
借:进项税额 
存货增加额 
贷: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工费 
若产成品全都卖出去了,则编制的调整分录如下: 
借:进项税额 
主营业务成本(现购支出) 
贷: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工费 
若产成品只卖出去一部分,则存货的增值--工费分别体现在存货和主营业务成本中,编制的调整分录就是以上两个调整分录的综合。 
当本期生产领用小于或等于本期购货时,存货增加;当本期生产领用大于本期购货时,存货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若存货减少,则在调整分录中应贷记“存货”.编制调整分录时,由于损益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通常既包括本期现购支出,也包括本期赊购所结转的部分,本期赊购反映为应付款的增加,没有现金流出,因此,要计算本期现购的现金流出量,就应从“主营业务成本”和“进项税额”的总和中减去应付账款的增加额和应付票据的增加额。调整分录如下(可称为基本调整分录): 
借:进项税额 
主营业务成本 
存货增加额 
贷: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工费 
存货减少额 
应付账款增加额 
应付票据增加额 
(2)前期赊购商品、接受劳务本期支付的现金。对应于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中的项目及会计科目有应付账款(借方)、应付票据(借方)以及银行存款(贷方)。这部分现金流出反映为应付款的减少。做调整分录时,应在基本调整分录中增加此项现金流出量,故此项应付账款的减少额和应付票据的减少额应加在基本调整分录的借方。 
(3)本期预付现金,后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对应于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中的项目及会计科目有预付账款(借方)、银行存款(贷方)。这部分现金流出反映为预付账款的增加。做调整分录时,应在基本调整分录中增加此项现金流出量,故此项预付账款的增加额应加在基本调整分录的借方。 
(4)扣除本期发生购货退回而收到的现金。对应于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中的项目及会计科目有“银行存款”(借方)、“原材料”(贷方)及“进项税额”(贷方)。做调整分录时,该项购货退回收到的现金应从基本调整分录的借方“存货”和“进项税额”的总和中扣除,或将其加在基本调整分录的贷方。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特殊事项需要调整: 
(1)销售材料所结转的成本。此项存货的减少额并没有现金流出,故应将其从基本调整分录的贷方存货的减少额中扣除,或将其加在基本调整分录的借方。 
(2)存货的增加额中有些项目没有现金的流出,故应将其从基本调整分录的借方存货的增加额中扣除,或将其加在基本调整分录的贷方。包括存货的盘盈;接受对方以存货作为投资;债务重组时接受债务人以存货所作的偿债;非货币性交易时换人的存货;接受的存货捐赠等。 
(3)存货的减少额中也有些项目没有现金的流出,故应将其从基本调整分录的贷方存货的减少额中扣除,或将其加在基本调整分录的借方。包括存货的盘亏、毁损;用存货向外投资;用存货偿还债务;非货币性交易时换出的存货;在建工程、发放福利而领用本企业的存货;向外捐赠存货等。 
(4)进项税额转出应从基本调整分录的借方进项税额中扣除,或将其加在基本调整分录的贷方。 
(5)应付账款的减少与应收账款的减少的对冲。此项应付账款的减少额没有现金流出量,故应将其从基本调整分录的借方应付账款的减少额中扣除,或将其加在基本调整分录的贷方。 
(6)以非现金和非货币性资产清偿债务导致的应付账款的减少和应付票据的减少,也应加在基本调整分录的贷方。 
至此,可将调整分录汇总如下: 
借:存货的盘亏、毁损 
用存货向外投资 
用存货偿还债务 
非货币性交易时换出的存货 
在建工程、发放福利而领用本企业的存货 
向外捐赠存货 
其他业务支出 
应付账款减少额 
应付票据减少额 
存货增加额 
预付账款增加额 
进项税额 
主营业务成本 
贷: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应付账款增加额 
应付票据增加额 
工费 
存货减少额 
购货退回收到的现金 
存货的盘盈 
接受对方以存货作为投资 
债务重组时接受债务人以存货所作的偿债 
非货币性交易时换入的存货 
接受的存货捐赠 
进项税额转出 
应付账款的减少与应收账款的减少的对冲 
以非现金和非货币性资产清偿债务 
同理,存货、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项目可用其余额的增减额来代替发生额的增减额。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https://wenku.baidu.com/view/9c5227116c175f0e7cd137da.html 看看这里对你有帮助
2019-12-24 16:06:09
您好有的,要咨询在线客服
2018-12-19 21:29:46
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列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法,一是间接法。 在直接法下,一般是以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为起算点,调节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项目的增减变动,然后计算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在间接法下,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实际上就是将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的净利润调整为现金净流入,并剔除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采用直接法编报的现金流量表,便于分析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来源和用途,预测企业现金流量的未来前景;采用间接法编报现金流量表,便于将
2014-09-14 22:07:40
您好,现金流量表编制可以采用确定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7%)+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2、 收到的税费返还=(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5+6+7) }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17%)+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 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 6.支付的各项税费=“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支出(剔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管理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折旧、坏账准备或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等)+营业费用、成本及制造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其他应收款本期借方发生额+其他应付 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期末数-应收利息期初数)-(应收股利期末数-应收股利期初数)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 =“固定资产清理”的贷方余额+(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收回融资租赁设备本金等。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在建工程期末数-在建工程期初数)(剔除利息)+(固定资产期末数-固定资产期初数)+(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上述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项目中核算。 投资所支付的现金=(短期投资期末数-短期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该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投资未按期到位罚款。 确定主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数-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应付债券期初数) 借款收到的现金=(短期借款期末数-短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 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人未按期缴纳股权的罚款现金收入等。 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短期借款期初数-短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剔除利息)+(应付债券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剔除利息)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应付股利借方发生额+利息支出+长期借款利息+在建工程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预提费用中“计提利息”贷方余额-票据贴现利息支出 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收购本公司股票,退还联营单位的联营投资等)、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现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现金等。 确定补充资料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一般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故该公式未考虑此因素,如有则应相应填列。 确定补充资料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净利润该项目根据利润表净利润数填列。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发生额累计数 注:直接核销的坏账损失,不计入。 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制造费用中折旧+管理费用中折旧 或:=累计折旧期末数-累计折旧期初数 注:未考虑因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而减少的折旧。4、无形资产摊销=无形资产(期初数-期末数)或=无形资产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注:未考虑因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减少。 长期待摊费用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或=长期待摊费用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待摊费用的减少(减:增加)=待摊费用期初数-待摊费用期末数 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预提费用期末数-预提费用期初数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或收入)明细账分析填列。 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明细账分析填列。 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应收票据的贴现利息 投资损失(减:收益)=投资收益(借方余额正号填列,贷方余额负号填列) 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递延税款(期末数-期初数) 存货的减少(减:增加)=存货(期初数-期末数)注:未考虑存货对外投资的减少。14、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应收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期末数)+预付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其他应收款(期初数-期末数)+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15、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应付账款(期末数-期初数)+预收账款(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数-期初数)+应付工资(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福利费(期末数-期初数)+应交税金(期末数-期初数)+其他应 根据以上原则编制,学堂官网也有自动生成的表格
2019-03-05 17:03:08
只知道有利润表和资产负债做现金流量表http://online.youshang.com/cfs/CashFlow/CashProfit.aspx
2022-04-25 10:07:11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相似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