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朴老师

职称会计师

2019-04-12 17:00

填表说明

  一、本表仅限酒类应税消费品消费税纳税人使用。

  二、本表“税款所属期”是指纳税人申报的消费税应纳税额的所属时间,应填写具体的起止年、月、日。

  三、本表“纳税人识别号”栏,填写纳税人的税务登记证号码。

  四、本表“纳税人名称”栏,填写纳税人单位名称全称。

  五、本表“销售数量”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其他法规、规章规定的当期应申报缴纳消费税的酒类应税消费品销售(不含出口免税)数量。计量单位:粮食白酒和薯类白酒为斤(如果实际销售商品按照体积标注计量单位,应按500毫升为1斤换算),啤酒、黄酒和其他酒为吨。

  六、本表“销售额”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其他法规、规章规定的当期应申报缴纳消费税的酒类应税消费品销售(不含出口免税)收入。

  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和《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酒类产品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1〕84号)的规定,本表“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如下:

  (一)粮食白酒、薯类白酒

  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定额税率+销售额×比例税率

  (二)啤酒、黄酒

  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定额税率

  (三)其他酒

  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

  八、本表“本期准予抵减税额”填写按税收法规规定的本期准予抵减的消费税应纳税额。其准予抵减的消费税应纳税额情况,需填报本表附1《本期准予抵减税额计算表》予以反映。

  “本期准予抵减税额”栏数值与本表附1《本期准予抵减税额计算表》“本期准予抵减税款合计”栏数值一致。

  九、本表“本期减(免)税额”不含出口退(免)税额。

  十、本表“期初未缴税额”栏,填写本期期初累计应缴未缴的消费税额,多缴为负数。其数值等于上期申报表“期末未缴税额”栏数值。

  十一、本表“本期缴纳前期应纳税额”填写本期实际缴纳入库的前期应缴未缴消费税额。

  十二、本表“本期预缴税额”填写纳税申报前纳税人已预先缴纳入库的本期消费税额。

  十三、本表“本期应补(退)税额”填写纳税人本期应纳税额中应补缴或应退回的数额,计算公式如下,多缴为负数:

  本期应补(退)税额=应纳税额(合计栏金额)-本期准予抵减税额-本期减(免)税额-本期预缴税额

  十四、本表“期末未缴税额”填写纳税人本期期末应缴未缴的消费税额,计算公式如下,多缴为负数:

  期末未缴税额=期初未缴税额+本期应补(退)税额-本期缴纳前期应纳税额

  十五、本表为A4竖式,所有数字小数点后保留两位。一式二份,一份纳税人留存,一份税务机关留存。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填表说明   一、本表仅限酒类应税消费品消费税纳税人使用。   二、本表“税款所属期”是指纳税人申报的消费税应纳税额的所属时间,应填写具体的起止年、月、日。   三、本表“纳税人识别号”栏,填写纳税人的税务登记证号码。   四、本表“纳税人名称”栏,填写纳税人单位名称全称。   五、本表“销售数量”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其他法规、规章规定的当期应申报缴纳消费税的酒类应税消费品销售(不含出口免税)数量。计量单位:粮食白酒和薯类白酒为斤(如果实际销售商品按照体积标注计量单位,应按500毫升为1斤换算),啤酒、黄酒和其他酒为吨。   六、本表“销售额”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其他法规、规章规定的当期应申报缴纳消费税的酒类应税消费品销售(不含出口免税)收入。   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和《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酒类产品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1〕84号)的规定,本表“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如下:   (一)粮食白酒、薯类白酒   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定额税率+销售额×比例税率   (二)啤酒、黄酒   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定额税率   (三)其他酒   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   八、本表“本期准予抵减税额”填写按税收法规规定的本期准予抵减的消费税应纳税额。其准予抵减的消费税应纳税额情况,需填报本表附1《本期准予抵减税额计算表》予以反映。   “本期准予抵减税额”栏数值与本表附1《本期准予抵减税额计算表》“本期准予抵减税款合计”栏数值一致。   九、本表“本期减(免)税额”不含出口退(免)税额。   十、本表“期初未缴税额”栏,填写本期期初累计应缴未缴的消费税额,多缴为负数。其数值等于上期申报表“期末未缴税额”栏数值。   十一、本表“本期缴纳前期应纳税额”填写本期实际缴纳入库的前期应缴未缴消费税额。   十二、本表“本期预缴税额”填写纳税申报前纳税人已预先缴纳入库的本期消费税额。   十三、本表“本期应补(退)税额”填写纳税人本期应纳税额中应补缴或应退回的数额,计算公式如下,多缴为负数:   本期应补(退)税额=应纳税额(合计栏金额)-本期准予抵减税额-本期减(免)税额-本期预缴税额   十四、本表“期末未缴税额”填写纳税人本期期末应缴未缴的消费税额,计算公式如下,多缴为负数:   期末未缴税额=期初未缴税额+本期应补(退)税额-本期缴纳前期应纳税额   十五、本表为A4竖式,所有数字小数点后保留两位。一式二份,一份纳税人留存,一份税务机关留存。
2019-04-12 17:00:56
你好,按实际的金额跟数量填写即可
2021-04-21 21:52:25
那你就是按照啤酒来交税就可以了!
2019-10-22 11:14:32
你把本月的销售数量和销售额填写上就可以
2019-04-12 11:51:23
入职日期填写他实际入职的时间就可以的,他是什么时间入职,什么时间离职。
2022-12-13 08:44:28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相似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