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暖暖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税务师,审计师

2019-05-30 15:29

1、审理的对象不同

  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它既包括已过法定期限没有提出上诉、抗诉的第一审判决和裁定,也包括第二审判决和裁定;既包括正在执行的,也包括已经执行完毕的;而二审程序的对象只限于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第一审判决和裁定。

  2、提起的理由不同

  处于维护生效裁判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对提起审判监督的理由,法律有严格的限制,必须是经过有权的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认真审查,有较充分的根据和理由认定生效裁判确有错误;而二审程序只要有合法的上诉或抗诉就能引起,不论上诉或抗诉的理由是否充分,第一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均必须依照二审程序进行审理。

  3、提起的期限不同

  提起审判监督程序一般没有法定期限限制,只要发现生效的判决和裁定确有错误,根据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精神,随时发现,随时纠正,任何时候都可以提起。当然,如果原判错将有罪判为无罪而需要提起审判监督程序时,应受刑法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的限制;而二审程序的上诉、抗诉,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出,逾期而无正当理由的,二审法院不予受理。

  4、审理的法院不同

  有权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案件的法院,既可以是原审的第一审法院或第二审法院,又可以是提审的任何上级法院;而有权按照第二审程序审判案件的法院,只能是原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

  5、量刑原则不同

  按审判监督程序审判的案件,相当于重新审理,不论提起的主体如何,审理后量刑时,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既可加重,也可维持或减轻;而二审程序审理后的量刑,如果是被告人一方提起上诉的,须适用上诉不加刑原则,只能维持原判或减轻刑罚,而不能加重刑罚。

  6、提起程序的主体不同

  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主体为最高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各级人民法院院长(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决定)以及上级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提起申诉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不构成提起主体;而二审程序的提起主体则包括由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经被告人同意的近亲属、辩护人以及同级人民检察院,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针对附带民事诉讼部分也可提出上诉。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您好!询证函没回复,先考虑再次发函,如果有些必须是函证的话,就不能替代,而是考虑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2022-01-24 14:41:04
原材料是一次性投入的,不需要乘以50%
2020-07-09 22:30:01
督促程序,即根据债权人 向人民法院提出的关于债务人 应当给付一定数量的金钱或者有价证券的申请。人民法院向债务人发出支付令,若债务人不在规定的期间内提出异议,该支付令即具有执行力的程序。督促程序的进行,是以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合法为基础的。“明确”是指除债务人迟延向债权人给付金钱或者有价证券外,债权人与债务人关系明确,没有其他债务纠纷;“合法”是指债权债务关系符合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如果是这样的债权债务关系,当事人即可申请,督促程序即可进行。实际生活中,债务有复杂、难以解决的,也有明确、没有争议的,对此应当区别对待。可以不同的程序适用不同的案件。督促程序旨在用简便迅速的方法使债务人立即清偿债务,使债权人实现其债权。既方便当事人,也方便人民法院,并有利于流动资金的周转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2020-04-09 10:47:18
你好,同学。你是确定 什么
2020-01-11 20:18:31
您好,一个是审核程序(简易、特别),一个是审核制度(终审),一个是合议制度(独任、合议)。 特别程序是实行一审终审的。 独任是针对合议庭来说的,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除选民资格案件或其他重大疑难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审判外,其他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   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
2019-12-05 17:34:33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