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宇飞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税务师

2020-08-01 22:42

你好,关于这类问题不要去这么纠结,简单记住:以会计角度为准,会计上折旧多提了,那么会计上是要多抵扣税,而税法不让多抵扣税,要留着一些以后抵扣,所以就变成递延所得税资产咯。

宇飞老师 解答

2020-08-01 22:43

如果会计上少计提折旧,那么会计说少抵扣,但是税法说要多扣,从会计角度就变成税法多扣的部分以后就要去补交了,所以就是递延所得税负债。

颜汐~(^з^)~ 追问

2020-08-01 22:51

我就是不能理解这个逻辑,喜欢从利润的角度去分析递延所得税资产还是递延所得税负债,那我的理解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宇飞老师 解答

2020-08-01 22:54

折旧多了,利润少了,所得税不一定少了,这边就是因为存在税法和会计的差异才影响了这个事情。比如当期折旧计提100万,会计上可以抵扣25万,但是计算税是税法说了算,税法说你只能抵扣10万,那你实际的90万部分是不能抵扣的,等于最终只抵扣了2.5万的税。

宇飞老师 解答

2020-08-01 22:56

比如行政处罚了100万,会计确认营业外支出100万,之前收入10万,使得当期利润为-90万,,按道理不交税了。但是税法说你这100万处罚不能扣除,那你还是要按照10万的收入缴纳2.5万所得税。

颜汐~(^з^)~ 追问

2020-08-01 23:01

6、某企业于2008年12月11日购入不需安装的设备一台并投入使用。该设备入账价值为1 500万元,设备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采用平均年限法),折旧年限为5年(与税法规定一致),预计净残值为零(与税法规定一致)。该企业从2010年1月开始执行38项具体会计准则,将所得税核算方法由应付税款法变更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同时对该项固定资产改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企业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为( )万元。

就是这个题,我当时想到的是,递延所得税负债50万元~~~虽然我也能理解答案是递延所得税资产50万元,就是不明白,我的思路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宇飞老师 解答

2020-08-01 23:05

嗯,就是按照我上面那样子去理解就顺了,不容易被绕进去。

宇飞老师 解答

2020-08-01 23:06

以会计为基准,确认是会计说了算,但是交税是税法说了算,会计说要多交,税法说少交,那么当期是少交了但是以后就要多交,所以就变成递延所得税负债,这样子去理解。

颜汐~(^з^)~ 追问

2020-08-01 23:07

呃,好吧~看来以后还是不要现在利润的角度去分析。

宇飞老师 解答

2020-08-01 23:08

利润只是会计的利润,利润只是交税的第一个环节,真正计算所得税存在一堆的纳税调整事项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负债用小纳大扣,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资产的账面价值大,计税基础小的话,这个资产以后还可以纳税,所以属于递延所得税负债。负债和资产正好相反,所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2023-10-27 13:29:44
您好,因为计提所得税费用是增加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递延所得税资产
2021-02-05 08:34:51
同学,你好 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借增贷减 所以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负债减递延所得税资产
2022-06-09 20:31:20
递延收益是指尚待确认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说是暂时未确认的收益,它是权责发生制在收益确认上的运用,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冲减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或确认为递延收益,如拆迁的政府补贴,需要先进资产,分年度确认收入。 递延所得税是当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上的利润总额出现时间性差异时,为调整核算差异,可以账面利润总额计提所得税,作为利润总额列支,并按税法规定计算所得税作为应交所得税记帐,两者之间的差异即为递延所得税,在时间差额完全自行消失以后,本科目的余额也将为零。 递延所得税资产,就是未来预计可以用来抵税的资产,递延所得税是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才会产生递延税款。 是根据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及适用税率计算、影响(减少)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的金额。 递延所得税负债主要指: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确认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负债;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主要账务处理。
2020-05-22 15:39:28
学员你好,请您重新在平台发布您的具体问题(不是在此条回复),会有老师为你解答
2021-03-03 11:35:43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相似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