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晓海老师

职称会计中级职称

2014-10-23 09:20

 利税总额是指利润和税金。利润是指企业在年内实现的净利润;税金是指企业在年内已向国家缴纳的所得税。[1] 
 
  利税总额是指企业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和利润总额之和。[2] 
 
  利税总额是将企业(集团)的利润和税金之总和进行观察的一个指标。它反映企业(集团)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全部利润额和对社会承担义务的量化。[3] 
 
  利润总额是指企业(集团)付清一切账项后剩下的金额(含所得税在内)。包括:营业利润、补贴收入、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及其他业务利润等。报告期内如出现亏损以“—”号表示。 
 
  税金是指企业(集团)在一定时期进行经营活动,按现行税法的规定向国家所履行的义务。包括除所得税以外的各种税金: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费附加和管理费中的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_93.591.91少于-92.723.10啊。利润总额和净利润按照-92.723.10 净利润_93.591.91
2019-05-16 22:44:44
营业收入减营业成本等于营业利润,营业利润加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等于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减所得税费用等于净利润
2022-05-04 22:50:09
这几个词汇会经常出现在利润表中。 从上到下排列的顺序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1)营业利润: 定义:营业利润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取得的利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 公式: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2B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2B投资收益(-投资损失)%2B资产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损失)%2B其他收益 2)利润总额 定义:利润总额是亏损总额的对称。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最终财务成果。 公式: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2B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注意: 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出售无形资产收益、债务重组利得、企业合并损益、盘盈利得、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政府补助、教育费附加返还款、罚款收入、捐赠利得等。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等。 3)净利润 定义:净利润是指企业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即企业的税后利润。所得税是指企业将实现的利润总额按照所得税法规定的标准向国家计算缴纳的税金。它是企业利润总额的扣减项目。 公式: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2020-01-23 15:33:23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资产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损失)+其他收益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2020-01-02 12:03:55
指年度累计利润总额。
2019-12-20 19:11:08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