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好 税务局让我们补税 我们是不是做未开票收 问
是的,对的,是这么做的。 答
老师,四个报表各个项目该如何设置公式? 问
利润表 一、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 = 主营业务收入 %2B 其他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是企业主要经营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的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是企业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如销售材料、出租固定资产等的收入。 二、营业成本 营业成本 = 主营业务成本 %2B 其他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是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活动所发生的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是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支出,如销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固定资产的折旧额等。 三、税金及附加 该项目根据 “税金及附加” 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包括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资源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等。 四、销售费用 根据 “销售费用” 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核算企业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如广告费、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展览费、保险费、销售佣金、代销手续费、租赁费等。 五、管理费用 依据 “管理费用” 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包括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如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薪酬、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工会经费、董事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等)、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技术转让费、研究费用、排污费等。 六、研发费用 单独列示的 “研发费用” 项目,根据 “研发支出” 科目中费用化支出明细科目发生额分析填列。 七、财务费用 按照 “财务费用” 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 八、其他收益 根据 “其他收益” 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主要是与企业日常活动相关、但不宜确认收入或冲减成本费用的政府补助等。 九、投资收益 根据 “投资收益” 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核算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 十、净敞口套期收益 依据 “净敞口套期收益” 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十一、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根据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核算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十二、信用减值损失 按照 “信用减值损失” 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核算企业计提各项金融工具信用减值准备所形成的预期信用损失。 十三、资产减值损失 根据 “资产减值损失” 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核算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十四、资产处置收益 依据 “资产处置损益” 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反映企业出售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金融工具、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性房地产除外)或处置组时确认的处置利得或损失,以及处置未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生产性生物资产及无形资产而产生的处置利得或损失。 十五、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税金及附加 - 销售费用 - 管理费用 - 研发费用 - 财务费用 %2B 其他收益 %2B 投资收益(- 投资损失) %2B 净敞口套期收益(- 净敞口套期损失) %2B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 信用减值损失 - 资产减值损失 %2B 资产处置收益(- 资产处置损失) 十六、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 = 营业利润 %2B 营业外收入 - 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收入是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如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利得、与企业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 营业外支出是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如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盘亏损失、非常损失、罚款支出等。 十七、净利润 净利润 = 利润总额 - 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是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十八、每股收益(仅适用于上市公司等) 基本每股收益 =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 ÷ 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稀释每股收益需考虑潜在普通股的影响,计算较为复杂。 现金流量表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公式一(直接法):主营业务收入 %2B 其他业务收入 %2B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 销项税额) %2B (应收账款期初余额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 %2B (应收票据期初余额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 %2B (预收账款期末余额 - 预收账款期初余额) - 当期计提的坏账准备 - 票据贴现的利息 公式二(间接法):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 %2B 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期初数-应收账款期末数) %2B (应收票据期初数-应收票据期末数) %2B (预收账款期末数-预收账款期初数) %2B 本期计提的坏账准备 - 本期核销的坏账 - 本期票据贴现的利息支出 - 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而减少的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 %2B 本期收回前期核销的坏账 收到的税费返还:根据 “其他应收款 —— 应收补贴款”“营业外收入 —— 政府补助” 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如罚款收入、流动资产损失中由个人赔偿的现金收入、经营租赁收到的租金等,根据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 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公式一(直接法):主营业务成本 %2B 其他业务成本 %2B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 进项税额) %2B (存货期末余额 - 存货期初余额) %2B (应付账款期初余额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 %2B (应付票据期初余额 - 应付票据期末余额) %2B (预付账款期末余额 - 预付账款期初余额) - 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职工薪酬 - 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折旧费和固定资产修理费 公式二(间接法):利润表中的营业成本 %2B 资产负债表中(存货期末数-存货期初数) %2B (应付账款期初数-应付账款期末数) %2B (应付票据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数) %2B (预付账款期末数-预付账款期初数) %2B 本期计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职工薪酬 %2B 本期计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折旧费和固定资产修理费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应付职工薪酬” 借方发生额(不包括支付给在建工程人员的薪酬) %2B (应付职工薪酬 —— 在建工程期初余额 - 应付职工薪酬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 支付的各项税费:“应交税费” 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 %2B “管理费用” 中 “税金” 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 %2B “其他应交款” 各明细账户借方数 %2B “其他应付款” 中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等。(不包括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实际支付的耕地占用税等)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如经营租赁支付的租金、支付的差旅费、业务招待费、保险费、罚款支出等,根据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 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反映企业出售、转让或到期收回除现金等价物以外的对其他企业的权益工具、债务工具和合营中的权益等投资收到的现金。不包括债权性投资收回的利息、收回的非现金资产,以及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根据 “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 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反映企业因股权性投资而分得的现金股利,从子公司、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分回利润而收到的现金,以及因债权性投资而取得的现金利息收入,但股票股利除外。根据 “投资收益”“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反映企业出售、报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取得的现金(包括因资产毁损而收到的保险赔偿收入),减去为处置这些资产而支付的有关费用后的净额。根据 “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 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反映企业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所取得的现金,减去相关处置费用以及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后的净额。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反映企业购买、建造固定资产、取得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及增值税款等,以及用现金支付的应由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负担的职工薪酬。根据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 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投资支付的现金:反映企业取得除现金等价物以外的对其他企业的权益工具、债务工具和合营中的权益投资所支付的现金,以及支付的佣金、手续费等交易费用,但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除外。根据 “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 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反映企业购买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购买出价中以现金支付的部分,减去子公司或其他营业单位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后的净额。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反映企业以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实际收到的款项,减去直接支付的佣金、手续费、宣传费、咨询费、印刷费等发行费用后的净额。根据 “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应付债券” 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反映企业举借各种短期、长期借款而收到的现金。根据 “短期借款”“长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 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接受现金捐赠等,根据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营业外收入” 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反映企业以现金偿还债务的本金,包括偿还金融企业的借款本金、偿还债券本金等。根据 “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 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反映企业实际支付的现金股利、支付给其他投资单位的利润或用现金支付的借款利息、债券利息等。根据 “应付股利”“应付利息”“财务费用” 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赁费、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以后各期支付的现金等,根据 “长期应付款”“银行存款” 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答
填完专项附加扣除后,工资实际开低于多少不用缴个 问
低于6万加年度专项附加扣除合计 答
可用发票额度50万,发票总额度100万,这表示这个月只 问
你好,不是的,这个额度要么是季度的额度,要么是月度的。 答
老师:我不是很明白这个分录,公司跟店铺在财务软件 问
同学你好 这个是按月摊销的 答

个人独资企业税收优惠区域,与非税收优惠区域相比,优惠在哪里
答: 您好,这两者优惠在税率,优惠区域税率比较低。
各位老师,我想开一个老年公寓有限公司,想了解一下现在老年公寓有限公司都涉及到哪些税收。有哪些税收优惠政策。
答: 老年公寓有限公司可能涉及的税种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如下: 增值税: 养老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免征增值税。养老机构,是指依照民政部《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设立并依法办理登记的为老年人提供集中居住和照料服务的各类养老机构;养老服务,是指上述养老机构按照民政部《养老机构管理办法》的规定,为收住的老年人提供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 为社区提供养老服务的机构,提供社区养老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 企业所得税: 对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等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的福利性、非营利性的老年服务机构,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老年服务机构,是指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文化、护理、健身等多方面服务的福利性、非营利性的机构,主要包括老年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养老院)、老年服务中心、老年公寓(含老年护理院、康复中心、托老所)等。 符合小微企业条件的其他老年服务机构,其取得的养老服务收入所得可以减按 50% 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 20% 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 100 万元的部分,减按 25% 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 20% 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该政策延续执行至 2027 年 12 月 31 日。 为社区提供养老服务的机构,提供社区养老服务取得的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按 90% 计入收入总额。 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对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自用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为社区提供养老服务的机构自有或其通过承租、无偿使用等方式取得并用于提供社区养老服务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耕地占用税:养老服务机构占用耕地免征耕地占用税。 契税:为社区提供养老服务的机构,承受房屋、土地用于提供社区养老服务的,免征契税。 印花税:财产所有权人将财产赠与政府、学校、社会福利机构、慈善组织书立的产权转移书据免征印花税。享受印花税免税优惠的社会福利机构,具体范围为依法登记的养老服务机构、残疾人服务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救助管理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
我是一名会计,想问一下考个网络学历有用吗?
答: 众所周知会计人如果要往上发展,是要不断考证的
企业申请了软著,软著有哪些税收优惠政策
答: 你好!软件著作权(软著)是知识产权的一种形式,它保护的是软件的程序和文档。在中国,持有软件著作权的企业可以享受多种税收优惠政策。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税收优惠政策: 1. **增值税优惠**: - 对于销售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如果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按13%的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 - 对于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征收3%的增值税。 2. **企业所得税优惠**: - 高新技术企业可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而标准税率为25%。 - 对于进行自主研发的软件企业,其研发费用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可按照规定的比例加计扣除。 3. 其他可能的税收优惠: - 地方各级政府可能还会出台一些针对软件企业的税收减免或补贴政策。这些政策可能包括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的减免,以及特定区域内的税收优惠政策。 4. 出口退税: - 对于出口软件产品,企业可能享受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退税政策。 注意: - 上述税收优惠政策可能会有变动,具体应用需依据最新的税法及相关政策执行。 - 对于2024年的具体税收优惠政策,建议定期查阅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及地方税务局的最新公告或咨询税务专家,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因此,持续关注国家和地方出台的相关政策,及时申请和利用适合企业的税收优惠,是企业合理避税和降低成本的重要措施。


k1 追问
2021-10-14 17:21
玲老师 解答
2021-10-14 17:22
k1 追问
2021-10-14 17:25
玲老师 解答
2021-10-14 17:38
k1 追问
2021-10-14 17:39
玲老师 解答
2021-10-14 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