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冉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中级会计师,初级会计师,上市公司全盘账务核算及分析

2022-05-13 09:37

你好,学员,这个没有具体文件的

格格巫 追问

2022-05-13 09:42

如果员工以此为由申请劳动仲裁说他的社保没有按工资缴纳, 企业会败诉吗?如何规避这样的风险?

冉老师 解答

2022-05-13 09:43

这个一般是不会的,劳务合同约定好

格格巫 追问

2022-05-13 09:45

劳动合同具体应该如何约定呢?

冉老师 解答

2022-05-13 09:46

就是约定缴纳社保的基数

格格巫 追问

2022-05-13 09:54

劳动合同约定好,比如工资15000,社保按最低缴费基数交,工资按15000申报是没有问题的对吗?

格格巫 追问

2022-05-13 10:00

员工工资申报如实申报,申报的工资企业是可以少交企业所得税的对吗?即使企业目前利润不高,工资如实申报,对企业也是有好处也是应该要这样操作的,因为可以弥补亏损的是吗?

冉老师 解答

2022-05-13 10:04

劳动合同约定好,比如工资15000,社保按最低缴费基数交,工资按15000申报是没有问题的对吗?
没有问题的

冉老师 解答

2022-05-13 10:05

工工资申报如实申报,申报的工资企业是可以少交企业所得税的对吗?即使企业目前利润不高,工资如实申报,对企业也是有好处也是应该要这样操作的,因为可以弥补亏损的是吗?
申报的工资企业是可以少交企业所得税的
可以弥补亏损的

格格巫 追问

2022-05-13 10:21

工资15000,基础免税5000,专项附加扣除2000,社保个人360,个税要交多少啊?

冉老师 解答

2022-05-13 10:22

个税要缴纳的金额等于=(15000-5000-2000-360)*3%

格格巫 追问

2022-05-13 10:24

是按3个点算的对吗

冉老师 解答

2022-05-13 10:30

是按3个点算的,是的

格格巫 追问

2022-05-13 10:46

为什么税率是10%,速算扣除数210

冉老师 解答

2022-05-13 10:51

因为计算器是按照累积计算的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同学,你好 公司社保比例要看当地社保局的规定,每个地方不一样的
2023-02-11 16:50:25
,需要去社保局变更缴费基数。
2022-02-15 12:43:16
1.医保一档(深户一档、非深户一档)缴费基数下限:6972 上限:34860; 医保二档、医保三档(非深户二档、非深户三档)缴费基数:11620;   2.生育缴费基数上限同步调整为34860,下限不变;   3.残保金缴费基数同步调整为11620。 
2021-12-23 14:12:53
您好 请问是工商年检社保缴费基数么
2021-06-08 09:09:43
您好!需要根据当地的最低缴费基数来确定,如果是已经超过了当地的最低缴费基数的话,按实际工资薪金申报就可以的。
2020-12-18 17:04:14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 政府单位代收村集体项目财政拨款,支付时借:其他应

    同学,你好 计入其他应付款,是可以的

  • 老师 我们单位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的专利 :2024年6

    你最后在做无形资产,先放在研发支出中归集

  • 电站会设及哪些税种呢?

    您好,一般是增值税,附加税,企业所得税,个税

  • 小规模纳税人接到税局通知说21年4-5月份取得的个

    你好,你填在这个里面是可以,但是不能够扣除啊。

  •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的会计和税务处理是怎么样,

    你好,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会计与税务处理及政策梳理 一、会计处理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分为两类:补偿已发生费用和补偿未来费用,具体处理方式如下: 1. 补偿已发生费用 总额法:直接计入“其他收益”(与日常活动相关)或“营业外收入”(与日常活动无关)。 例如:收到补助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其他收益/营业外收入”​。 净额法:直接冲减相关成本费用。例如,冲减“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 2. 补偿未来费用 收到补助时:确认为“递延收益”。 例如:借记“银行存款”,贷记“递延收益”​。 实际发生费用时: 总额法:按比例转入“其他收益/营业外收入”。 净额法:冲减实际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如“营业成本”“研发支出”等)​。 二、税务处理 税务处理的核心在于判断政府补助是否属于不征税收入,需满足以下条件(参考财税)​ 151号、财税)​ 87号): 1. 不征税收入的条件: 资金拨付文件明确专项用途; 政府部门有专门管理办法或要求; 企业单独核算该资金及支出​。 税务处理:收到时不纳税,但相关支出形成的费用/资产折旧不得税前扣除​。 2. 应税收入的情形: 若不符合不征税条件,需在收到时全额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例如:收到1000万元补助未满足专项用途条件,需缴纳25%企业所得税(250万元)​。 3. 收入确认时点(国家税务总局2021年第17号公告): 会计上分期确认收入的,税务处理可选择在“实际发生支出时”或“收到补助当年”确认收入​。 三、相关政策依据 1. 会计政策: 《企业会计准则》:递延收益的分摊原则​。 2. 税务政策: 财税)​ 151号:明确财政性资金一般需计入收入总额; 财税)​ 87号: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可作为不征税收入; 国家税务总局2021年第17号公告:规范收入确认时点​​。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