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朴老师

职称会计师

2024-03-29 09:09

供电车间的单位费用 = 供电车间总费用 / 供电车间总供电量
= 45000元 / 73000度
= 0.6164元/度(保留四位小数)
供水车间的单位费用 = 供水车间总费用 / 供水车间总供水量
= 36000元 / 25000立方米
= 1.44元/立方米
计算各受益对象应分摊的供电和供水费用。
  1.供水车间用电费用:由于直接分配法不考虑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的费用分配,供水车间用电的1000度不计算在内。
  2.甲产品用电费用:甲产品用电费用 = 甲产品用电量 × 供电车间单位费用= 32000度 × 0.6164元/度= 19724.8元
  3.乙产品用电费用:乙产品用电费用 = 乙产品用电量 × 供电车间单位费用= 30000度 × 0.6164元/度= 18492元
  4.第一车间用电费用:第一车间用电费用 = 第一车间用电量 × 供电车间单位费用= 4000度 × 0.6164元/度= 2465.6元
  5.第二车间用电费用:第二车间用电费用 = 第二车间用电量 × 供电车间单位费用= 3500度 × 0.6164元/度= 2157.4元
  6.行政部门用电费用:行政部门用电费用 = 行政部门用电量 × 供电车间单位费用= 2500度 × 0.6164元/度= 1541元
供水费用的分配:
  1.供电车间用水费用:由于直接分配法不考虑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的费用分配,供电车间用水的1000立方米不计算在内。
  2.第一车间用水费用:第一车间用水费用 = 第一车间用水量 × 供水车间单位费用= 10000立方米 × 1.44元/立方米= 14400元
  3.第二车间用水费用:第二车间用水费用 = 第二车间用水量 × 供水车间单位费用= 11000立方米 × 1.44元/立方米= 15840元
  4.行政部门用水费用:行政部门用水费用 = 行政部门用水量 × 供水车间单位费用= 3000立方米 × 1.44元/立方米= 4320元
会计分录:
供电车间费用分配:
借:生产成本 - 甲产品 19724.8
借:生产成本 - 乙产品 18492
借:制造费用 - 第一车间 2465.6
借:制造费用 - 第二车间 2157.4
借:管理费用 - 行政部门 1541
贷:生产成本 - 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45000
供水车间费用分配:
借:制造费用 - 第一车间 14400
借:制造费用 - 第二车间 15840
借:管理费用 - 行政部门 4320
贷:生产成本 - 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36000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题目呢?同学。请发题目
2020-04-08 11:36:50
第一步:交互分配 1. 供电车间向供水车间分配电费 供电车间电费分配率 = 供电车间总费用 / 供电总量 = 45000元 / 73000度 = 0.6164元/度 供水车间应承担的电费 = 供电车间电费分配率 × 供水车间用电量 = 0.6164元/度 × 1000度 = 616.4元 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 - 辅助生产成本 - 供水车间 616.4元 贷:生产成本 - 辅助生产成本 - 供电车间 616.4元 2. 供水车间向供电车间分配水费 供水车间水费分配率 = 供水车间总费用 / 供水总量 = 36000元 / 25000立方米 = 1.44元/立方米 供电车间应承担的水费 = 供水车间水费分配率 × 供电车间用水量 = 1.44元/立方米 × 1000立方米 = 1440元 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 - 辅助生产成本 - 供电车间 1440元 贷:生产成本 - 辅助生产成本 - 供水车间 1440元 第二步:对外分配 首先,我们需要调整供电和供水车间的总费用,将交互分配中各自承担的费用加入或减去。 供电车间调整后的总费用 = 原始总费用 %2B 供水车间分配来的水费 - 分配给供水车间的电费 = 45000元 %2B 1440元 - 616.4元 = 45823.6元 供水车间调整后的总费用 = 原始总费用 %2B 供电车间分配来的电费 - 分配给供电车间的水费 = 36000元 %2B 616.4元 - 1440元 = 35176.4元 1. 供电车间对外分配电费 供电车间调整后的电费分配率 = 供电车间调整后的总费用 / (供电总量 - 供电给供水车间的量) = 45823.6元 / (73000度 - 1000度) = 0.6489元/度 各受益单位应承担的电费: 甲产品:0.6489元/度 × 32000度 乙产品:0.6489元/度 × 30000度 第一车间:0.6489元/度 × 4000度 第二车间:0.6489元/度 × 3500度 行政部门:0.6489元/度 × 2500度 会计分录(以甲产品为例,其他受益单位类似处理): 借:生产成本 - 甲产品 20764.8元 贷:生产成本 - 辅助生产成本 - 供电车间 20764.8元 2. 供水车间对外分配水费 供水车间调整后的水费分配率 = 供水车间调整后的总费用 / (供水总量 - 供水给供电车间的量) = 35176.4元 / (25000立方米 - 1000立方米) = 1.4657元/立方米 各受益单位应承担的水费: 第一车间:1.4657元/立方米 × 10000立方米 第二车间:1.4657元/立方米 × 11000立方米 行政部门:1.4657元/立方米 × 3000立方米 会计分录(以第一车间为例,其他受益单位类似处理): 借:制造费用 - 第一车间 14657元 贷:生产成本 - 辅助生产成本 - 供水车间 14657元
2024-04-07 08:06:03
供电车间的单位费用 = 供电车间总费用 / 供电车间总供电量 = 45000元 / 73000度 = 0.6164元/度(保留四位小数) 供水车间的单位费用 = 供水车间总费用 / 供水车间总供水量 = 36000元 / 25000立方米 = 1.44元/立方米 计算各受益对象应分摊的供电和供水费用。 1.供水车间用电费用:由于直接分配法不考虑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的费用分配,供水车间用电的1000度不计算在内。 2.甲产品用电费用:甲产品用电费用 = 甲产品用电量 × 供电车间单位费用= 32000度 × 0.6164元/度= 19724.8元 3.乙产品用电费用:乙产品用电费用 = 乙产品用电量 × 供电车间单位费用= 30000度 × 0.6164元/度= 18492元 4.第一车间用电费用:第一车间用电费用 = 第一车间用电量 × 供电车间单位费用= 4000度 × 0.6164元/度= 2465.6元 5.第二车间用电费用:第二车间用电费用 = 第二车间用电量 × 供电车间单位费用= 3500度 × 0.6164元/度= 2157.4元 6.行政部门用电费用:行政部门用电费用 = 行政部门用电量 × 供电车间单位费用= 2500度 × 0.6164元/度= 1541元 供水费用的分配: 1.供电车间用水费用:由于直接分配法不考虑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的费用分配,供电车间用水的1000立方米不计算在内。 2.第一车间用水费用:第一车间用水费用 = 第一车间用水量 × 供水车间单位费用= 10000立方米 × 1.44元/立方米= 14400元 3.第二车间用水费用:第二车间用水费用 = 第二车间用水量 × 供水车间单位费用= 11000立方米 × 1.44元/立方米= 15840元 4.行政部门用水费用:行政部门用水费用 = 行政部门用水量 × 供水车间单位费用= 3000立方米 × 1.44元/立方米= 4320元 会计分录: 供电车间费用分配: 借:生产成本 - 甲产品 19724.8 借:生产成本 - 乙产品 18492 借:制造费用 - 第一车间 2465.6 借:制造费用 - 第二车间 2157.4 借:管理费用 - 行政部门 1541 贷:生产成本 - 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45000 供水车间费用分配: 借:制造费用 - 第一车间 14400 借:制造费用 - 第二车间 15840 借:管理费用 - 行政部门 4320 贷:生产成本 - 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36000
2024-03-29 09:09:04
你好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2020-02-27 15:13:38
你好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2020-02-27 15:11:58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 老师您好!请问小规模纳税人2024年第4季度开了一张

    小规模纳税人 2024 年第 4 季度开的发票在 2025 年 1 月 21 日红冲后重开,增值税计算上,红冲和重开的税额正负相抵,该项业务理论上当期应纳税额为 0。申报时不需要更正 2024 年第 4 季度增值税申报表,在 2025 年 1 季度申报时,将红冲和重开业务按实际开票情况正常反映在申报表中即可。

  • 开过红字发票可以收回吗

    同学你好 这个可以的哦

  • 老师您好,我们公司是找财务公司代账,今天申请短期

    同学您好,购票员是代理记账人吗?是的话说明此人也为登记过其他公司购票员

  • 一般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时,适用一般

    劳务分包 工程分包。

  • 在租赁的土地上建房,需要缴纳房产税吗?

    你好,要看情况: 一、房产税的征收对象是房产,包括房屋建筑和构筑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第二条,房产税由产权所有人缴纳。如果建房后产权归属于租赁者,即租赁者获得了房屋的所有权,那么租赁者需要按照相关规定缴纳房产税。 二、如果建房后产权并未转移给租赁者,而是仍然归属于土地所有者或其他第三方,那么房产税的缴纳责任将由产权所有人承担。在这种情况下,租赁者无需为房屋缴纳房产税。 三、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租赁者在使用房屋过程中产生了租金收入,例如将房屋转租给他人,那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第三条,“房产出租的,以房产租金收入为房产税的计税依据”,此时租赁者需要为租金收入缴纳房产税。 综上所述,租赁的土地上建房后是否需要缴纳房产税,主要取决于房屋的产权归属和使用情况。如果租赁者获得了房屋产权,则需要按规定缴纳房产税;如果产权未转移且房屋未产生租金收入,则租赁者无需缴纳房产税。

相似问题
最新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