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型企业出口退税分三种情况,一种是没有退税,一种是有退,但留底税额小于免抵税税额,还有一种就是,留底税额大于免抵退税额,我想知道这几种的账务处理,还望老师不吝赐教
搞怪的啤酒
于2024-09-10 10:22 发布 244次浏览
- 送心意
宋生老师
职称: 注册税务师/中级会计师
2024-09-10 10:31
没有退税的情况:如果企业当期的应纳税额大于期末留抵税额,那么企业不能获得退税,即没有退税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将免抵税额转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科目。
留底税额小于免抵税税额的情况:当企业期末留抵税额小于免抵税税额时,企业可以获得的退税额等于期末留抵税额,而免抵税额则等于免抵税税额减去应退税额。账务处理时,应借记“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实际收到退税款项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科目。
留底税额大于免抵退税额的情况:如果企业期末留抵税额大于免抵税税额,那么企业可以获得的退税额等于免抵税税额,而免抵税额为零。在这种情况下,账务处理与上述第二种情况类似,只是免抵税额为零。
具体的账务处理流程如下:
外购原材料时:
借:原材料等科目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内销产品时: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出口产品时: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借:产品销售成本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计算应纳税额: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计算应免抵税额: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收到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款—出口退税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获取全部相关问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