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额法和净额法的区别
总额法和净额法的区别在于定义不同、会计分录不同、特点不同.
1.定义不同.
①总额法是在确认政府补助时,将其全额一次或分次确认为收益,而不是作为相关资产账面价值或者成本费用等的扣减.
②净额法是将政府补助确认为对相关资产账面价值或者所补偿成本费用等的扣减.
2.会计分录不同.
①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总额法
取得时:
借:银行存款(××资产)
?贷:递延收益
摊销时:
借:递延收益
?贷:其他收益
净额法
将补助冲减相关资产账面价值.
②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总额法
借:银行存款等
贷:递延收益
借:递延收益
贷:其他收益(与日常活动相关)
营业外收入(与日常活动无关)
净额法
借:银行存款等
贷:递延收益
借:递延收益
贷: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营业外支出等
3.特点不同
①总额法要在现金折扣要到购货客户在折扣期内付款时才予确认.现金折扣是企业在除销商品时,为了鼓励销售客户尽早付款.规定在一定期限内付款,可以享受一定的现金折扣.
②净额法是对购货客户鼓励尽早付款的一种办法,购货客户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可李受一定的折扣优待.超过规定期限,就不能享受.
政府补助是怎么回事?
政府补助是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的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其主要形式包括政府对企业的无偿拨款、税收返还、财政贴息,以及无偿给予非货币性资产等.政府补助应当划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
政府补助是来源于政府的经济资源.对于企业收到的来源于其他方的补助,有确凿证据表明政府是补助的实际拨付者,其他方只起到代收代付作用的,该项补助也属于来源于政府的经济资源.政府补助是无偿的,即企业取得来源于政府的经济资源,不需要向政府交付商品或服务等对价.
以上详细介绍了总额法和净额法的区别在哪里,也介绍了政府补助是怎么回事.作为一名单位的财务工作者,需要特别清楚,总额法是在确认政府补助时,将其全额一次或分次确认为收益,而不是作为相关资产,账面价值或成本费用等的扣减,净额法是将政府补助确认为相关资产账面价值或者是补偿成本费用等的扣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