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实务》常用公式汇总

2017-08-18 11:12 来源:网友分享
1022
初级会计实务是根据国家颁布了《物权法》、《企业所得税法》等法律、法规和会计资格考试大纲编写,科目较难,大家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初级会计实务》常用公式汇总,一起来看看吧。

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科目较难,大家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在备考过程中注意归纳总结,把重要的考点及公式积累下来,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初级会计实务》一些非常实用的公式,帮助大家提高计算速度。

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

会计账户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发出存货计价方法

1、个别计价法

2、先进先出法

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加权平均单价=实际成本÷存货数量

4、移动加权平均法

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发出材料成本差异率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

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销售商品的核算

1、毛利率法: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

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

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

2、售价金额法

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已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1、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受命(年)X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X月折旧额

2、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X(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

月折旧额=该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X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受命(年))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X月折旧率

4、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X100%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X月折旧率

完工百分比法劳务收入及费用公式:

1、本期确认的收入=劳务总收入X本期末止劳务的完工进度-以前期间已确认的收入

2、本期确认的费用=劳务总成本X本期末止劳务的完工进度-以前期间已确认的费用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初级会计实务》常用公式的汇总,希望大家放松心情,淡定地迎接接下来的考试,祝大家梦想成真!

推荐阅读:

2018年初级会计各科目学习方法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
  • 老师,初级会计实务各章公式汇总表有吗?

    https://wenku.baidu.com/view/b2e8f0b9e45c3b3566ec8b7f.html你好,内容很多,打开链接参考,里面描述很详细的

  • 初级实务的各种公式汇总有吗

    同学你好 这个可以咨询一下班主任

  • 初级会计实务的所有计算公式,麻烦老师列举帮我汇总下,谢谢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恒等式) 收入-费用=利润 2、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具体是借方还是贷方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会计科目来判定,根据“贷来”) 3、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全部账户借方期末(初) 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初) 余额合计 4、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 =银行对账单存款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一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 5、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坏账准备计算出的期末余额-账上已经存在的 6、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一坏账准备 7、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时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取得价款-初始成本 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时影响损益的金额=取得价款一账面价值 8、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9、计划成本法下实际成本的计算: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差异(注意题目是问的“库存”的还是“发出”的) 10、发出商品的毛利率法: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额X100% 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 销售毛利=销售额X 毛利率 销 售 成 本= 销 售 额 -销 售毛 利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11、发出商品的售价金额核算法: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X商品进销差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1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率= (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X月折旧率 13、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X (1-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X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14、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额=每个折旧年度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X年折旧率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最后两年直接取平均,此时才要考虑预计净残值。 15、固定资产有关的不同专门名词: 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固定资产原价(即“固定资产”这个科目的余额) 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价一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固定资产原价一累计折旧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6、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 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 X年折旧率 17、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一当期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 =不含税销售额X增值税税率一当期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含税销售额/ (1十增值税税率)X增值税税率-当期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 18、小规模纳税应纳增值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销售额X征收率 19、可供分配的利润=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 +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年初未弥补亏损) +其他转入 20、盈余公积的计算: (1) 若年初未分配利润余额为正数: 盈余公积=本年净利润X10% (2) 若年初未分配利润余额为负数,但可供分配的利润为正数: 盈余公积=可供分配的利润X10% (3) 若年初未分配利润余额为负数,可供分配的利润也为负数: 盈 余 公 积=0 2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就动损失) +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其他收益 2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2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24、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X所得税税率+ (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 (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 25、货币资金项目金额=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26、应收账款项目金额=应收账款借方明细科目余额+预收账款借方明细科目余额-坏账准备 27、预收账款项目金额=应收账款贷方明细科目余额+预收账款贷方明细科目余额 28、应付账款项目金额=应付账款贷方明细科目余额+预付账款贷方明细科目余额 29、预付账款项目金额=应付账款借方明细科目余额+预付账款借方明细科目余额-坏账准备(如果题目真的有的话) 总结: 收对收,付对付,借贷方向看科目。 30、未分配利润项目金额=利润分配一一未分配利润的明细余额 31、长期借款项目金额=长期借款期末余额-将在一年内到期且企业不能自主地将清偿义务展期的长期借款 32、固定资产项目金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3、无形资产项目金额=无形资产账面余额-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 初级会计实务 科目汇总表怎么算

    根据凭证编制T型账户,根据T型账户编制科目汇总表

  •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重点归纳

    1. 会计实务的基本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利润;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 2. 借贷平衡原理:会计实务中所有的借方科目必须与贷方科目相等,以确保资金的流通。 3. 损益表:损益表是会计实务中重要的统计报表,用于显示公司在某一段时间内实现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以及其他费用和收入的总和,以及利润的最终数额。 拓展知识:会计实务还有其他重要的公式,例如:应收账款的计算公式:应收账款=客户欠款+预收款-客户账期调整;应付账款的计算公式:应付账款=供应商账款+预付款-供应商账期调整。 应用案例:假设一家公司在某一段时间内实现了营业收入1000元,营业成本800元,营业税金及附加50元,利用会计实务公式可以计算出该公司在该段时间内实现的利润为150元,即: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1000-800-50=150元。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