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后续调整在资产负债表中怎么调整

2019-11-01 16:21 来源:网友分享
5132
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后续调整在资产负债表中怎么调整,是会计教学和实务操作中的一个难点.本文将会根据这个问题讲解相关的知识,以下就是会计学堂的小编整理的参考资料,大家可以根据这些资料进行查阅.

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后续调整在资产负债表中怎么调整

答:第一,在实际投入使用时,没有全额发票的,可以先按照合同规定 金额暂估人账计提折旧,但是缓冲期只有12个月,并且发票取得后还 要进行纳税调整.

第二,取得全额发票后,如果与暂估价格有出人的,税务处理上须 进行追溯调整.该项规定很好地体现了税法上的权责发生制原则.但对该规定,仍存在不少争议:如果12个月内取得全额发票,对 计税基础进行调整时,相应地计提折旧适用追溯调整法,还是适用未来 估计法;12个月内又零星取得发票,是否调整计税基础;12个月内未 全额取得发票,是否承认原来暂估确认的计税基础中取得发票部分等问题,

第一,折旧调整适用追溯调整法;第二,12个月内 虽未全额取得发票,但又零星取得发票,对取得部分可以调整计税基 础;第三,12个月内未全额取得发票,承认暂估计税基础中取得发票 部分,并继续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后续调整在资产负债表中怎么调整

固定资产暂估入账会计分录

答:固定资产暂估入账一般是指固定资产已经投入使用,但还没有取得全额的发票时处理的,可以先按照合同规定金额暂估入账,并从入账次月起计提折旧.等发票到了以后再调整固定资产入帐价值.(只调整固定资产原值,已提折旧不调整)

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或其他相关科目

固定资产暂估入账的会计处理在《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中都有较明确的规定,但估价入账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如何在税前扣除,税法上却无具体的规定.本文通过案例,分析资产估价处理方法的会计和税务处理差异.

当企业在进行汇算清缴时,对于暂估入账的新建固定资产,除了需进行严格的审核外,还要做相应的纳税调整,因为如果只按会计处理而不按税法规定进行相应调整就会引发涉税风险.而当前我国很多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整体业务素质不高,加之业务的复杂性、灵活性和多样性,导致在实务操作中不知所措.本文通过实例对暂估入账新建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进行详细剖析,以供借鉴.

有关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后续调整在资产负债表中怎么调整的解析就到这里了,暂估入账后续调整在资产负债表也要调整,有几种办法.还不太懂的同学欢迎像会计学堂的老师继续咨询解答.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