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型企业出口退税计算公式

2019-07-10 14:34 来源:网友分享
10344
出口型的生产型企业在现代社会是比较多见的,货物运出国外销售的这些企业在税收上可以享受很多的优惠政策,增值税缴纳的时候可以享受免抵退,很多人不知道生产型企业出口退税计算公式是怎样的?本文将给予介绍。

生产型企业出口退税计算公式

答:免抵退计算过程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计算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然,如果出口货物退税率等于征税率,则不用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直接计算应纳税额。 

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第二步:计算应纳税额,如果应纳税额是正数,则缴纳增值税,没有退税。如果应纳税额是负数,也就是有留抵税额,这时才有退税的问题。在计算应纳税额时,将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从进项税额中扣除。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第三步:计算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第四步:比较免抵退税额和留抵税额的大小,哪个数小,哪个就是应退税额。如果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小于当期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等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如果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大于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等于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等于0. 

生产型企业出口退税计算公式

免抵退计算公式为什么那么复杂? 

主要是三个原因:一是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小于进项税额时,是不退税的,结转下期继续抵扣。二是许多出口货物的退税率小于征税率,需要对出口货物征收一部分增值税。三是出口货物使用免税料件。 

在免抵退计算过程中,为了防止内销货物销项税额小于进项税额时退税情况的发生,同时要保证因退税率低于征税率而对出口货物征税,避免对免税料件退税或征税,才设计了那样复杂但相对合理的计算公式。

以上详细介绍了生产型企业出口退税计算公式是怎样的,也介绍了年底推计算公式为什么那么复杂。作为一名生产型出口企业的会计人员,特别是掌管税务的会计人员,一定要清楚,出口型企业免抵退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如果你不是很明白,那么咨询一下会计学堂在线老师吧。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
  • 生产型企业出口退税计算公式

    生产型企业出口退税计算公式为: 出口退税金额= (出口产品金额+运杂费)× 税率 × 退税率 其中,出口产品金额为按出口市场价格计算的出口产品实际出口价值;税率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所征收的关税率;退税率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授予企业的退税率,通常为17%。 拓展知识:出口退税是政府为支持企业发展政策之一,在减轻企业负担的同时也有助于企业提高利润空间,实现企业发展。因此,企业应当正确使用出口退税政策,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以确保企业能够获得充分的经济效益。

  • 生产型出口退税企业应缴纳增值税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呢?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按规定抵减的增值税应纳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一般纳税人)     或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小规模纳税人)     贷:管理费用

  • 有生产型出口企业的税负计算公式

    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增值税税负率=(内销销项%2B免抵退销售额*征收率-进项税额)÷(免抵退销售额%2B内销销售额)×100%。 增值税税负率计算公式=实际交纳增值税税额/不含税销售收入×100%。某时期增值税“税负率”=当期的“应纳税额”÷当期的“应税销售额”。

  • 生产型出口企业怎么计算出口退税利润 退税率:13

    您好,出口退税利润和一般纳税人计算利润方法是一样的。

  • 生产型出口企业的税负率要怎么计算,示公式,

    公式:销项(出口销售额*征收率)-进项税额/销售额=税负率,其实计算方法跟内销企业和计算方法是一样的

圈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