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类和成本类的区别

2019-12-08 10:50 来源:网友分享
8157
作为一名财务人员,记账当然是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针对不同的项目,你是否知道该如何正确的处理吗?比如费用类科目是否可以在贷方呢?又该如何做会计分录呢?费用类和成本类的区别!会计学堂小编针对此问题进行了相关整理,希望你在阅读此文后,能够豁然开朗.

费用类和成本类的区别

成本累科目与费用类科目是有区别的.严格地讲,构成产品的直接支出,属于成本类,如:原材料、人工费、制造费用等.构不成产品的支出就属于费用类,如: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等.制造费用到月底时计入到产品的成本,如果没有在产品,制造费用月底没有余额.主营业务成本,只有产品卖出去了才有主营业务成本,没有销售就没有主营业务成本,而且主营业务成本在月底结转一定没有余额.其他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成本性质相似,但不同在于主营业务成本是公司的主打产品,就是销售的,而其他业务成本不是公司的主打产品.打个比方说A公司生产衣服,那么销售一的成本计入到主营业务成本,销售小布料的成本就计入到其他业务成本.

成本与费用划分的依据就是是否构成产品成本.构成产品成本的进入科目,成本又划分为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生产成本是直接与生产产品有关的,制造费用是间接与生产成本有关的.制造费用最终分摊进生成成本.原则上能进入产品成本的费用一般不要进入期间费用,这样才能如实反映你的产品成本.开发成本就相当于企业的生产成本.他最终会转入工程施工在最终销售的时候才会转入主营成本.

费用类和成本类的区别

费用科目可以在贷方吗?

原则上可以,但在实务中一般不这样做,而是红字冲销,这样的话余额反应的就是你的费用金额,比较方便.

费用类科目贷方发生额时用红字,或用相反的会计分录,表示冲销该费用,如:

现金支付管理人员工资:(未计提)

借:管理费用-工资

贷:现金

工资发出后发现计算错误,该管理人员退回工资

借:管理费用-工资(红字)

贷:现金(红字)

或者:

借:现金

贷:管理费用-工资

会计科目 "借方"或"贷方"的区分方法 分2大类:

1、资产类、成本类(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损益类中的"损"类科目(营业成本、营业费用、营业税金、管理费用、所得税)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

2、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损益类中的"益"类科目(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

账户的余额一般在其增加方.

借贷记账法

15世纪形成于意大利,现为世界各国广泛采用.中国企业一般也用此法.其主要特点是:

①以"借"、"贷"为记账符号,每个账户分借贷两方.具体地说,资产和费用的增加记借方,资产和费用的减少记贷方,余额反映在借方;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的增加记贷方,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的减少记借方,余额反映在贷方.

②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记入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并以相等的金额分别记入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

③以资金占用总额等于资金来源总额为平衡公式,利用各个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数与各个账户的贷方余额合计数必然相等的关系,来检验账簿记录的正确性.

费用类和成本类的区别!本文通过对会计科目借贷两个分类、具体记账法、借方贷方的会计分录做法进行了分析,告诉我们费用类科目是可以用在贷方,但是通常我们都选择不这么做.相信您看完此文已经知道具体原因了.如果还有其他会计相关问题,欢迎登录会计学堂网站进行学习.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所得者权益包括什么
    所得者权益包括什么?通常来说,企业所有者权益指的就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之后由企业所有者享有的剩余价值部分;而对于所得者权益来说,具体会包含四个部分的,分别是实收资本、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以及其他权益等等,这些都是组成所有者权益的最为常见部分,小编老师将会在下述文章中对此内容进行详细的介绍,欢迎大家来阅读下述文章进行学习。
    2025-02-1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