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应如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2021-06-09 08:22 来源:网友分享
1117
纳税,是我国公民的义务,企业也是如此.企业所得应如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这毕竟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这种情况很多朋友手忙脚乱不知道如何操作,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跟着会计小编一起来看看下文介绍吧!

企业所得应如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一)直接法(税法口径的利润)

1.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①收入总额

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其他收入等

②不征税收入

财政拨款、预算内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等.与生产经营无关.

③免税收入

国债利息收入,股息、红利等.

④准予扣除项目

基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其他支出.

特殊:公益捐赠、招待费、广告费等.

⑤不得扣除项目

税收滞纳金、罚款、罚金等.

⑥资产税务处理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⑦亏损弥补

(先补亏)连续5年.

2.税前补亏

(1)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

(2)弥补亏损期限是自亏损年度报告的下一个年度起连续5年不间断地计算.先亏先补,后亏后补.

(二)间接法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会计利润+调增:

①不能扣除的项目金额(税收滞纳金、罚款等).

②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部分的金额(广告费与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等).

③未计或者少计的应税收益.

会计利润-调减:

①允许加计扣除的费用(研发费用、残疾人工资等).

②减税或者免税收益(国债利息等).

③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额.

应纳税所得额的确认: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指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后的余额.

纳税人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应纳税所得额的正确计算,同成本、费用核算关系密切,直接影响到国家财政收入和企业的税收负担.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与企业依据财务会计制度计算的会计所得额(会计利润)往往不一致.当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有关税收法规不一致时,应当依照国家税收法规的规定计算缴纳所得税 .

企业所得应如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收入总额的确定

纳税人的收入总额包括生产经营收入、财产转让收入、利息收入、租赁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股息收入和其他收入.

(一)生产经营收入:是指纳税人从事主营业务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包括商品(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服务收入、营运收入、工程价款结算收入、工业性作业收入以及其他业务收入.

(二)财产转让收入:是指纳税人有偿转让各类财产取得的收入,包括转让固定资产、有价证券、股权以及其他财产而取得的收入.

(三)利息收入:是指纳税人购买各种债券等有价证券的利息、外单位欠款付给的利息以及其他利息收入.

(四)租赁收入:是指纳税人出租固定资产、包装物以及其他财产而取得的租金收入.

(五)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是指纳税人提供或者转让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而取得的收入.

(六)股息收入:是指纳税人对外投资入股分得的股利、红利收入.

(七)其他收入:是指上述各项收入之外的一切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收入、罚款收入、因债权人缘故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物资及现金的溢余收入、教育费附加返还款、包装物押金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企业所得应如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通过上文的讲诉,我们知道了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一般有两种方法,大家按照步骤操作就行,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税,我们在处理时一定不要和其他税种混淆了,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的会计咨询,欢迎咨询本网站的在线答疑老师.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
  • ​企业所得应如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通常采用“实现收入减去费用、损失和折旧/摊销”的方式,即按照“收入-费用=利润”的公式计算出可能被课税的净收入。在企业所得税计算中,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税务政策规定的免税所得项目,应该将其减去,以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

  •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应该如何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 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应纳税所得额如何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原则是:以企业实际取得的应税收入和免税收入的总额减去合理的损失、费用和税前扣除项目的总额,所得的差额即为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其中,企业的应税收入指企业从经营活动中取得的收入,包括营业收入、投资收益、财产转让收入等;免税收入指可以免征税收的收入,如企业政府补助收入、捐赠收入、免税礼物收入等;损失和费用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支出,包括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财务费用等;税前扣除项目是指在企业所得税法中允许企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时,可以从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的项目,如增值税进项税额的销项税额差额、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等。 拓展知识: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一般按企业的营业收入不同,分为3种税率,分别为25%,20%和10%。税前扣除项目也有多种,具体受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具体情况和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影响。

  • 小微企业应纳税所得额230万如何计算所得税

    你好,这个速度是这么计算的。100*2.5%+130*10%

  • 如果应纳税所得额为301万,还算是小型微利企业吗,应交企业所得税如何计算

    你好,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 需要这三个条件同时符合才属于小型微利企业,一个不符合就不属于的 所以不是小型微利企业 应交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25%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