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旧起始日按发票还是按入账时间?

2021-07-19 07:08 来源:网友分享
2629
当公司购入固定资产的时候,因为这类物品使用时间很长,并且价值是随着使用慢慢在降低的.所以在政策上允许固定资产按月进行计提折旧,很多人对于折旧时间不是很清楚,折旧起始日按发票还是按入账时间?小编整理本文供大家参考.

折旧起始日按发票还是按入账时间?

购买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是以发票日期为准,而是以入账期为准,严格来说是以使用的日期为准.

也有些是买的固定资产几个月后才拿到发票,所以应该在增加的固定资产后已达到可使用状态时,开始计提折旧.

(一)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二)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折旧起始日按发票还是按入账时间?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哪些?

1、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最简单并且常用的一种方法.此法是以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除以预计使用年限,求得每年的折旧费用.

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年折旧率 ÷ 12

2、工作量法,又称变动费用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它的理论依据在于资产价值的降低是资产使用状况的函数.根据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或设备的使用状况来计提折旧.假定固定资产成本代表了购买一定数量的服务单位(可以是行驶里程数,工作小时数或产量数),然后按服务单位分配成本.这种方法弥补了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时间,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特点.

计算公式: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 1 - 预计净残值率 )/ 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加速折旧法也称为快速折旧法或递减折旧法.

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则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

类型:在具体实务中,加速折旧方法又包括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两种.

加速折旧方法在理论上有其合理性:

首先,固定资产的净收入在使用期是递减的.固定资产在前期效能高,创造的收入也大.同时,固定资产的大部分投资者在投资初期会加大对固定资产的利用程度.

以上就是小编对"折旧起始日按发票还是按入账时间"等相关问题的解答,很明显,固定资产需要使用,其价值才会逐步降低.如果购买固定资产之后一直不使用,按照开发票的时间来算折旧肯定不合理,而入账时间也是同理.而按照使用日期开始算是合情合理的.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