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要素包括哪些
内部控制要素是构成内部控制模式的各个方面.在会计学特别是审计学中,一般将内部控制分为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三项结构要素,或者将会计制度并入控制程序中,分为控制环境和控制程序.
内部控制的五要素:
(一)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三)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四)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五)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内部控制是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与措施的总称.
内部控制有何重要作用?
(1)解决会计信息失真、保证国民经济正常运转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它不仅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正常持久地进行,而且有碍于宏观经济的发展.失真现象的背后,体现出在日常工作中,单位的各项制度有章不循或无章可循,各项批准授权不清,相互牵制不到位.财务制度缺乏科学性和连贯性,缺少事前控制制度,多为事后补救措施等问题.当前会计改革应将重点放在解决会计信息失真这一问题上,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是保证国民经济正常运转之必需.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客观要求.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确保企业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提高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统合企业整体的有力工具.现代企业的经营成功,离不开生产、营销、物资、计划、财务、人事等部门的通力合作,各部门的业务虽有单独的系统,但其个别作业与整体业务又必然发生联系,并受其他部门作业的牵制和监督.内部控制正是基于这一点,利用会计、统计、业务、审计等部门的制度规划及有关报告等作为基本工具,以实现企业统合与控制的双重目的.
(4)防范财务风险的客观要求.企业应当建立规范的对外投资决策和程序,通过重大投资决策集体审议联签责任制度,加强投资项目立项、评估、实施及投资处理等环节的会计控制,以防范投资风险.
以上详细介绍了内部控制要素包括哪些,也介绍了内部控制有何重要作用.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内部控制要素主要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内部监督等等.内部控制的作用主要有解决会计信息失真,保存国民经济正常运转的客观要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