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等式总额是什么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复式计帐的基础,也是资产负债表能平恒的原因;收入-费用=利润是用计计算利润的公式,和上个公式没有直接的联系,要非说有联系的话那就是,月度的所有者权益增加额,和当月的利润增加额有关系,所有者增加额=利润增加额+资本公积等的增加额.
会计恒等式是指各个会计要素在总额上必须相等的一种关系式. 会计恒等式改革了会计原恒公式,即"资金占用总额=资金来源总额",取而代之以能够体现企业作为法人的权利和义务的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它揭示了各会计对象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复式记帐,试算平衡及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不同会计期间,它的会计恒等式表示方法也不相同. 会计等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即:资金运用=资金来源.该等式是会计记帐、核算的基础,也是编资产负债表的基础,它表明了股东与债权人两者在企业的资产中到底占了多大份额.在负债不变时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方向变化.所有者权益不变呢,资产就与负债同方向变化,而当所有者权益与负债都变化的时候,其资产的变化则等于两者之和.会计等式(2):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即:得到的-付出的=赚的(或亏的) 企业的目标就是赚钱,只有取得的收入抵消为这笔收入所花的费用还有剩余,企业才算是盈利了.会计等式(3综合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会计等式有什么用?
会计等式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会计等式明确了企业的产权关系,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和投资人的合法权益;
2、会计等式全面反映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便于进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3、会计等式在会计实务中,是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时,进行分类、复式记账、构筑会计报表的依据.
会计等式是各个会计要素在总额上必须相等的一种关系式,它揭示了各会计对象要素之间的联系,具体公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费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以上详细介绍了会计等式总额是什么,也介绍了会计等式有什么用.会计等式总额即"资金占用总额=资金来源总额",会计等式的用途主要在于明确企业产权关系,保护债权人和投资人的合法权益;反映企业资产负债状况,便于进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进行分类、复式记账,构筑会计报表的依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