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区别
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区别如下:
1、定义不同:设定提存计划是指向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企业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设定受益计划是指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企业按照预先设定的金额或比例为员工支付福利,员工退休后每期所能获得的年金水平是固定的,年金缴费和投资运营的风险都由企业承担,因此也称作是"待遇确定型计划".
2、风险与收益不同:设定提存计划的风险相对较低,企业只需按照预定的金额或比例缴存资金,不需要承担额外的支付义务,但收益一般也较低;设定受益计划的风险和收益都由企业承担,如果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不善,企业可能需要承担额外的支付义务,但如果投资运营得当,员工则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此外,在实际操作中,设定提存计划更加灵活,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和员工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而设定受益计划则需要更加精确地计算和规划,以确保员工在退休后能够获得预期的收益水平.
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如何处理?
设定受益计划的核算步骤多,又需运用精算假设,且有可能产生精算利得和损失,因而处理较为复杂.
设定受益计划由两部分组成.一个部分为在损益中确认的金额.这部分金额又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服务成本,包括当期服务成本、过去服务成本和结算利得与损失.二是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包括计划资产的利息收益、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利息费用以及资产上限影响的利息.
另一个部分为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的金额,即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这部分包括以下3个方面.首先是精算利得和损失,其次是计划资产回报,最后是资产上限影响的变动.如果以后精算的折现率更高或者更低、社会的医疗水平上升或者下降、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等,都会对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产生影响,并且要将其变动部分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
设定受益计划的简要核算分4步.一是确定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现值和当期服务成本;二是确定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三是确定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四是确定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
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区别有什么?综合以上内容所述,大家应该都知道作为企业的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的不同,大家应该对此概念是有所认知的.其次,作为企业的提存和收益的计划,在对于员工的福利上都有不同的操作,如果你们对于这两个概念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小编老师倒是建议你们可以来本网站上找会计老师进行咨询,会有专业的会计老师给你们解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