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盈盘亏的会计分录

2024-08-11 15:17 来源:网友分享
121
盘盈盘亏的会计分录怎么入账?根据小编老师的理解,我们所知的盘盈和盘亏通常发生在企业财产清查过程中账实不符的情况,不管是盘亏还是盘盈的情况,在账务处理分录上则是可以选择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的科目入账的,待到批准之后,则是可以根据资产的具体类型选择对应的科目来核算入账的。如果你们对此内容有兴趣的,都是可以来阅读下述文章学习。

盘盈盘亏的会计分录

在财产清查中有时会发生账实不符的情况,即盘盈或盘亏。盘盈是在财产清查时发现实存数大于账簿结存量或有物无账的现象。盘亏是在财产清查过程中发现实存数小于账簿结存量或有账无物的现象。两种情况都需编制分录进行会计处理。以存货为例:

1、存货盘盈时:

批准前:

借:原材料等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批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贷:管理费用

2、存货盘亏时:

批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贷:原材料等

批准后:

(1)因收发计量、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的盘亏,计入管理费用。

(2)因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导致的盘亏,计入营业外支出。

(3)应收责任人、保险公司的赔款,计入其他应收款。

盘盈盘亏的会计分录

现金盘盈盘亏如何做账?

企业现金盘盈盘亏在处理之前计入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待确认原因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做对应的分录,其具体分录为:

盘盈时:

借:库存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盘亏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库存现金

待处理财产损溢是会计里边的科目,属于资产类账户,核算企业在清查财产过程中已经查明的各种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和毁损。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经常设置两个明细科目,即“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待处理财产损溢在未报经批准前与资产直接相关,在报经批准后与当期损溢直接相关。

盘盈盘亏的会计分录怎么入账?按照上文汇总的相关会计知识,我们应该都知道企业财产在盘点之后出现的盘亏或者盘盈的情况,具体的会计分录可以参考上文汇总的会计分录来入账核算的。如果学员们读完上文内容之后,对此资产盘盈或者盘亏方面的会计知识有兴趣的,那么小编老师倒是建议你们可以来这里进行咨询,在这里有很多专业的会计老师会给你们指导学习的。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
  • 存货盘盈盘亏的会计分录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会计分录

    同学你好 存货盘盈盘亏的会计分录 盘亏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原材料等 贷,应交税费一应增一进项转出 借,管理费用 借,其他应收款 借,营业外支出等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盘盈 借,原材料等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会计分录 盘亏 借,累计折旧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固定资产 借,营业外支出 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盘盈 借,固定资产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 ;

  • 商品盘盈盘亏的会计分录

    同学你好,盘盈时,借,库存商品,贷:待处理财产损溢,等审批后,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营业外收入等科目。盘亏时,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库存商品,等审批后,借: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或者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 盘盈盘亏前后的会计分录

    1借原材料1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1000

  • 盘亏盘盈存货的会计分录

    1、存货盘盈时:批准前:借:原材料等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批准后: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贷:管理费用 2、存货盘亏时: 批准前: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贷:原材料等 批准后: (1)因收发计量、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的盘亏,计入管理费用。 (2)因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导致的盘亏,计入营业外支出。 (3)应收责任人、保险公司的赔款,计入其他应收款。 借:管理费用 营业外支出 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 原材料盘亏盘盈会计分录

    原材料盘亏盘盈会计分录是企业在进行库存和生产结算时根据物料实际盘点数量与系统管理数量的差额,对原材料的盘亏,盘盈等情况的记录。 原材料盘亏盘盈会计分录即对原材料盘亏或盘盈的核算实施会计分录操作,并将其分别体现在原材料科目及其他相关科目的应收借方或应付贷方的各项帐户上。 例如,企业在盘点原材料时发现原材料数量比预期少了1000元,则应将会计分录写成:原材料科目借方1000元,现金、库存贷方1000元,记录盘亏。 因此,原材料盘亏盘盈会计分录是企业审计核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旨在准确记录物料盘点数量与系统管理数量之差,以便于企业对资产状况有个全面的认识,把握全局、准确掌握资产规模及变动情况,从而更好的把控资产使用、监督资金使用情况。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