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商品交易的合并处理

2017-04-13 11:18 来源:网友分享
1213
本文总结了内部商品交易的合并处理方法。

内部商品交易的合并处理:

一、不考虑存货跌价准备情况下内部商品销售业务的抵销

抵销分录的原理为:本期发生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收入与本期发生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之差即为本期发生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成本。抵销分录中的“未分配利润——年初”和“存货”两项之差即为本期发生的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将上述抵销分录分为:

1、将年初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年初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贷:营业成本

2、将本期内部商品销售收入抵销

借:营业收入(本期内部商品销售产生的收入)

贷:营业成本

3、将期末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

借:营业成本

贷:存货(期末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提示】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可以应用毛利率计算确定。

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

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未实现销售收入-未实现销售成本

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购货方内部存货结存价值×销售方毛利率

二、存货跌价准备的合并处理

首先抵销存货跌价准备期初数,抵销分录为: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然后抵销因本期销售存货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抵销分录为:

借:营业成本

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最后抵销存货跌价准备期末数与上述余额的差额,但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以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为限。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或做相反分录。

三、内部交易存货相关所得税会计的合并抵销处理

(一)确认本期合并财务报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即列报金额)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期末合并财务报表中存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余额×所得税税率

合并财务报表中存货账面价值为站在合并财务报表角度期末结存存货的价值,即集团内部销售方(不是购货方)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结果。

合并财务报表中存货计税基础为集团内部购货方期末结存存货的成本。

(二)调整合并财务报表中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

本期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调整金额=合并财务报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购货方个别财务报表中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1、调整期初数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注:合并财务报表中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调整金额即为上期期末合并财务报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调整金额。

2、调整期初期末差额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或作相反分录。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
  • 内部商品交易的合并处理

    内部商品交易的合并处理是指将多个内部商品交易合并起来,通过统一的标准计算及折扣政策进行分摊,买卖双方支付钱款为彼此账本抵消而达成结算。内部商品交易的合并处理可以有效地减少企业的成本,加速企业的发展。此外,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并优化企业的资产结构,从而最大化企业的资本收益。 拓展知识:内部商品交易不仅可以优化企业的资产结构,还可以拓展企业的市场影响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此外,可以利用内部商品交易合理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有效地改善宏观经济环境。

  • 老师,请教合并报表内部商品交易抵销的问题

    您好同学,我有一个方法不出错的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主营业务成本(依收入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存货(依存货的购买差价)

  • 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内部销售商品合并处理

    在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情况下,首先必须将上期抵销的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对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予以抵销,调整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金额;然后再对本期内部购进存货进行抵销处理,其具体抵销处理程序和方法如下: 1、若上期内部购入的存货本期仍未售出。 抵销分录为: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贷:存货, 2、若上期内部购入的存货本期全部售出。 抵销分录为: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贷:营业成本。

  • 合并报表,内部借款以及内部交易完成和未完成怎么处理呢

    你好,同学。 内部借款的抵消处理是 借 短期或长期借款 贷 长期应付款或其他应付款 直接债权债务抵消,如果存在利息 借 其他业务收入 贷 财务费用,直接抵消处理就是了的。

  • 母公司在合并子公司之前购买了子公司的产品,在编制合并报表时需要作为内部交易处理吗

    同学你好,在编制合并报表时,需要作为内部交易处理。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