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会发生减值准备
企业在选定某种比较方法并确定了存货的期末价值之后,需要进行会计处理,调整账务。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如果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则不作账务处理,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仍按期末账面价值列示;如果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则需采用备抵法进行有关的账务处理。备抵法即对于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损失不直接转销存货科目,另设"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当企业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1)市价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2)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3)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
(4)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5)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际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资产减值准备怎么算?
资产减值准备是指由于固定资产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将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减值准备金额。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算方式如下:
1、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
资产减值准备=资产的账面价值-可收回金额;
资产的账面价值=资产成本-累计折旧-累计减值准备;
2、资产的可回收金额高于其账面价值的,则无需做会计处理。
资产减值准备应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此规定主要是为了防止企业以此作为盈余管理的手段。
什么会发生减值准备?通过上文小编老师引进会计准则制度的相关规定介绍,相信学员们对于企业日常发生减值准备的情况都有所了解的;当企业会计学员们在日常的实操中遇到企业发生减值准备的情况,那么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存货跌价准备的科目来核算的,如果你们对于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设置方面知识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那么小编老师建议你们可以来本网站上免费报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