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就是将企业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分配计入产品成本,从而计算出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过程。为了正确进行成本核算,首先需要对生产费用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
生产费用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为了进行成本核算,生产费用一般按以下标准进行分类。
(一)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进行分类
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进行分类,回答的是,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什么。消耗了多少活劳动,消耗了那些物化劳动。
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称为费用要素。凡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开支的货币资金以及消耗的各项实物资产,均称为费用要素。工业加工业的生产费用一般可分为以下6项要素费用。
1.外购材料:指企业为了生产产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而消耗的由外部购入的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周转材料(如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
2.外购燃料: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耗用的一切外购的各种固体、液体、气体燃料。
3.外购动力: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耗用的一切由外部购入的电力、蒸汽等各种动力。
4.职工薪酬: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职工工资、福利费、各项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等。
5.折旧费:指企业的生产单位(车间、分厂)按规定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
6.其他支出: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不属于以上要素费用的费用支出。如车间发生的办公费、差旅费、水电费、保险费等。
上述是对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是指对那些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费用的所进行的分类。没有包括期间费用。
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可以了解生产过程中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耗费情况。
(二)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
生产费用的经济用途,是指生产费用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的实际用途。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通常称为成本项目。也就是构成产品生产成本的项目。
工业企业产品的生产成本(制造成本),一般可分为以下三个成本项目。
1.直接材料:包括企业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设备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2.直接人工:包括企业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薪酬、福利费、以及企业为职工计提的各项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
3.制造费用:指生产单位(车间、分厂等)为组织和管理生产发生的间接费用,和一部分不便于直接计入产品成本,而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直接费用(如机器设备的折旧费)。
制造费用包括企业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工资薪酬、固定资产的折旧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取暖费、办公费、劳保费、运输费、保险费等等。
以上是生产成本的三个主要的成本项目。企业可以根据生产特点和企业管理的要求适当增加一些成本项目,如“燃料和动力”、“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等项目。
(三)生产费用按与产品生产的关系分类
生产费用按与产品生产的关系分类,可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类。
1.直接费用:指消耗以后能够形成产品实体或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费用,如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机器设备折旧费等。
2.间接费用:指消耗后与产品的形成没有直接关系的费用,如车间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车间办公费、保险费、取暖费等等。
(四)生产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分类
生产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直接计入费用和间接计入费用两类:
1.直接计入费用:指发生后能分清是哪种产品耗用的、可以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如A产品耗用了甲材料500公斤,材料费4000元。
2.间接计入费用:指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而且不能直接分清哪种产品耗用了多少的生产费用。间接计入费用不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而必须先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配,然后将分配结果分别计入各种产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