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误区

2017-04-17 11:25 来源:网友分享
967
在近年企业年检、向金融机构贷款等工作中,现金流量表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报表之一,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结合在编制报表过程中的体会介绍两种不成文的简单方法。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金额。表明企业获得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从1998年开始,我国财政部要求企业以现金流量表代替财务状况变动表,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一起从不同角度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由于现金流量表在我国要求正式编制的时间不长,对大多数企业财会人员来说还有些陌生,因未受过专门教授,初学者往往容易被诸多的填列规定、工作底稿编制方法中繁琐的调整分录弄糊涂,或虽然掌握了各种规定,但往往因不能理解流量表的真正含义而造成理论与实际不能很好结合,编表时不知从何编起或填列报表出错。现金流量表相对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两大报表来说要复杂一些,主要表现在:一是现金流量表的数据来源没有直接依据,需要我们根据报告期内每个会计科目的发生额进行分析、计算、汇总填列。而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则根据报告期末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会计科目的期末余额或累计发生额就可以直接填列,只对个别科目加以调整即可。二是现金流量表需要汇总填报的栏目多,填列规定多。哪些经济业务可以在本栏目中反映,哪些不可以反映,不可以反映的经济业务必须填入其它哪个栏目中,都有自己专门的填列规定。三是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对初学者来说较难掌握。目前推广使用的主要是工作底稿法,这种方法较为严谨且便于核对,但较为繁琐,冗赘的调整分录让很多财会人员在短时期内难以理解,不明白为什么这样编制分录、分录中的数据是如何计算出来的等等。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其实也不是很复杂,大家只要牢牢抓住、深刻理解“现金”这个词的真正含义。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是指广义现金,包括企业的库存现金、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存款、其它货币资金及现金等价物,下同)为基础编制的。所谓的以“现金”为基础,可以直观地理解为报告期内凡是涉及到现金流入和流出的经济业务发生额,就是现金流量表正表中需要分析、汇总、填列的金额,不涉及现金收支的经济业务在这里可以暂不考虑。

对于表内每个栏目的具体填列规定这里不再赘述,在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一书或中级会计实务“现金流量表”章节中都有详细具体的陈述,大家只要熟练、准确掌握就可以了。

一、现金账目依据法

在这种方法下,制表人基本要通过相互关联的三个步骤来完成报表的编制。首先是根据报告期内企业的现金日记账[包括企业的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其它货币资金明细账、短期投资明细账(主要是登记购买的在3个月或更短的时间内即到期或即可转换为现金的短期投资明细账,不包括股票投资),下同]中记载的经济事项,按照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依次逐笔分析确定每笔经济业务的类型。这个工作可以通过现金日记账中每笔业务记载的对方科目来确定,对记载不清的可通过查看业务发生的原始凭证来确定。确定一项现金流入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还是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一项现金支出是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还是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等等。其次是确定一笔后就在现金流量表中相应栏目中登记一笔。最后,现金日记账中记载的所有经济事项逐笔分析登记完毕后,将相同栏目中登记的多个数据加总即可编成现金流量表的正表。对于现金在四种形态之间相互转换的经济业务例如“提现”“将现金存入银行”等经济业务则无需考虑。这种方法适用于现金业务量不大的小型企业,易于理解、容易操作且准确率高;但对于现金业务量大的企业来说,不太适用。

二、科目发生额分家法

所谓“科目发生额分家法”,就是将所有科目当期发生额分为现金发生额和非现金发生额两大部分,这是科目分家法的关键所在。在这种方法下,我们要从利润表的主营业务收入开始,按照从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的顺序,依次将利润表、资产负债表中所有科目当期发生额分为现金发生额和非现金发生额两大部分,这步工作可通过对每个科目明细账当期发生额的查看以及与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原始凭证的核对得知。然后将现金发生额根据经济业务的性质填入现金流量表的相应栏目中,即可编成现金流量表。同样,非现金业务发生额不用考虑。笔者就“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两个科目举例如下。

2014年某一企业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年度累计发生额为100万元,通过对“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的查看及与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核对得知,其中取得银行存款80万元,应收账款20万元:”其它业务收入“科目的年度累计发生额为10万元,均为提供劳务而取得的现金收入(假设税金不计)。在编制该企业的现金流量表时,我们可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一栏中直接填列90万元,而不必考虑20万元的应收账款部分。此外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等科目,因当期减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或增加“预收账款”而产生的现金流入也应并入本栏目填列。即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其它业务收入中现金收入额+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中现金收入额+减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收入现金+增加预收账款收入现金。“主营业务成本”主要核算的是报告期内已销产品的结转成本,一般不涉及现金。现金支出是反映在“存货”这个原始科目中的,因此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购入存货(原材料)支付的现金(剔除为工程准备部分)+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中支付的现金+减少应付账款、应付票据而支出的现金+预付账款支出现金。对于存货成本中发生的直接人工现金支出,我们要单独划分出来按规定在“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栏目中反映。在分析填列流量表过程中,我们可以不按照公式来计算,而是按照顺序一个科目一个科目地进行分析,科目中存在现金发生额的就在现金流量表的相应栏目中计上一笔,科目内没有现金发生额的如“主营业务成本”,就不用考虑,所有科目分析完毕后,将现金流量表中相同栏目的数据加总即可。这样不会重复计算同一项目,也不会漏项,可以有条不紊地提高流量表的准确率。这种方法其实是“工作底稿法”的简化,和工作底稿法的道理相同,只不过工作底稿法是将我们所有的分析过程用会计分录的形式表现出来,科目分家法则省略了过程,更为直观,更符合现金流量表的本质定义,易于主观理解,便于实际操作。

熟能生巧,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是唯一的,大家只要理解了“现金流量表”的本质内容,熟练掌握了关于现金流量表的各种知识,勤加练习,就会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更多适合自己的、新的编制方法。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