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付现金的一些基本程序

2017-04-21 14:46 来源:网友分享
1212
在办理现金收付业务时,一般应按照哪些基本程序来操作?本文将为大家带来了方法,建议大家可以收藏起来。

在办理现金收付业务时,一般应按下列程序办理 出纳员在办理现金收付业务时,一般应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首先,审查现金收、付凭证及其所附的原始作证,检查应填项目是否填写齐全、清楚,两者内容是否一致。

(二)、其次,依据现金收、付凭证的金额,先点大额票面金额数,再点小额票面金额数。在点数的过程中,一般应边点数,边在算盘或计算器上加计金额,点数完毕,算盘或计算器上的数字,应与所点数额及现金收、付凭证上的金额相一致。需要注意的是:在点数过程中,对于成捆、成把现钞上原有的封签、封条和封纸,应暂时保存,点数无误后方可扔掉。

(三)、最后,办理具体的现金收、付手续。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
  • 老师,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有哪些

    程序 会计核算程序又称会计核算组织形式,指在会计核算中,账簿组织、记账程序和会计报表有机结合的形式。 账簿组织 账簿组织是指,会计凭证和账簿的种类、格式及账簿之间的相互关系; 记帐程序 记帐程序是指从填制审核会计凭证,登记各种账簿,直到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整个会计处理程序。 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要符合经营管理的要求,为报表使用者提供用以进行管理和决策所需的会计信息,管理和决策的要求决定会计报表的种类、项目、

  • 出纳账务处理的基本程序有哪些

    (1)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填制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对于转账投资有价证券业务,还要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直接登记有价证券明细分类账(债券投资明细分类账、股票投资明细分类账等)。   (2)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逐笔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有价证券明细分类账。   (3)现金日记账的余额与库存现金每天进行核对,与现金总分类账定期进行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与开户银行出具的银行对账单逐笔进行核对,至少每月一次,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与银行存款总分类账定期进行核对;有价证券明细分类账与库存有价证券要定期进行核对。   (4)根据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有价证券明细分类账、开户银行出具的银行对账单等,定期或不定期编制出纳报告,提供出纳核算信息。

  • 简述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程序各有哪些?

    你好,参考一下的呢 成本核算程序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生产费用支出的审核。对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支出,应根据国家、上级主管部门和本企业的有关制度、规定进行严格审核,以便对不符合制度和规定的费用,以及各种浪费,损失等加以制止或追究经济责任。 (2)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企业的生产类型不同,对成本管理的要求不同,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也就有所不同,应根据企业生产类型的特点和对成本管理的要求,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并根据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 (3)进行要素费用的分配。对发生的各项要素费用进行汇总,编制各种要素费用分配表,按其用途分配计入有关的生产成本明细账。对能确认某一成本计算对象耗用的直接计入费用,如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应直接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其有关的产品成本明细账;对于不能确认某一费用,则应按其发生的地噗或用途进行归集分配,分别记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废品损失”等综合费用账户。 (4)进行综合费用的分配。对记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废品损失”等账户的综合费用,月终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进行分配,并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以及有关的产品成本明细账。 (5)进行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的划分。通过要素费用和综合费用的分配,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的分配,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均已归集在“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有关的产品本明细账中。在没有在产品的情况下,产品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生产费用即为完工产品总成本;在有在产品的情况下,就需将产品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生产费用按一定的划分方法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划分,从而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6)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在品种法、分批法下,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计算出的完工产品成本即为产品的总成本;分步法下,则需根据各生产步骤成本明细账进行顺序逐步结转或平行汇总,才能计算出产品的总成本。以产品的总成本除以产品的数量,就可以计算出产品的单位成本。

  • 71.品种法的成本核算程序。P10172.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有哪些。73、一般分批法的核算程序。

    71开设成本明细账 分配各种要素费用 分配各种辅助生产费用 分配基本车间制造费用 分配计算各种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结转产成品成本

  • 审计学中分析性程序包括哪些基本步骤

    分析性复核程序: 1.概念:是CPA对被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进行的分析,包括调查异常变动以及这些重要比率或趋势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 2.目的:通过分析性复核程序(审计程序),可获取2类审计证据(环境证据和书面证据),主要与总体合理性的审计目标相关。 3.通过分析性复核程序,发现异常变动项目: (1) 重新考虑其所采用的审计方法是否合适; (2) 必要时,应追加适当的审计程序,以获取相应的审计证据 4.分析性复核程序常用的3种方法: (1) 比较分析法 (2) 比率分析法 (3) 趋势分析法 5.分析性复核程序在计划审计工作的八个步骤中处于第二步。 6.在会计报表审计中,分析性复核程序的3种用途: (1) 计划阶段:帮助注册会计师确定其他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及范围(必做) (2) 实施阶段:直接作为实质性测试程序,以收集与帐户余额和各类交易相关的特殊认定的证据(任意) (3) 报告阶段:用于对被审会计报表的整体合理性做最后的复核 7.在实施阶段,CPA将分析性复核程序直接作为实测时,应当考虑的7因素: (1) 分析的目标 (2) 分析结果的可信赖程度 (3) 被审单位业务性质及相关信息的可分解程度 (4) 信息的相关性 (5)

圈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