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会计核算

2017-04-26 10:33 来源:网友分享
1815
商业银行关于贷款业务应当设置的会计科目主要有“贷款”、“贷款损失准备”、“资产减值损失”和“利息收入”等。

商业银行关于贷款业务应当设置的会计科目主要有“贷款”、“贷款损失准备”、“资产减值损失”和“利息收入”等。“贷款”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核算商业银行按规定发放的各种客户贷款,包括质押贷款、抵押贷款、保证贷款、信用贷款等,可按贷款类别、客户,分别设置“本金”、“利息调整”、“已减值”等进行明细核算,期末借方余额反映银行按规定发放尚未收回贷款的摊余成本。“贷款损失准备”科目是“贷款”科目的备抵科目,核算商业银行贷款的减值准备,可按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资产类别进行明细核算。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银行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贷款损失准备。“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核算商业银行计提的贷款减值所形成的损失。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人“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无余额。“利息收入”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核算商业银行确认的利息收入,可按业务类别进行明细核算。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无余额。

一、贷款的确认与计量

(一)贷款的初始确认和计量

商业银行按当前市场条件发放的贷款,应按发放贷款的本金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发放贷款时,应按贷款的合同本金,借记“贷款——本金”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吸收存款”等科目,存在差额时,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贷款——利息调整”科目。“贷款”一级科目的金额反映的就是贷款的初始确认金额,该金额也是贷款存续期间第一期的期初摊余成本。

(二)贷款的后续计量

商业银行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对贷款进行后续计量。贷款的后续计量主要涉及三个问题,一是贷款摊余成本的确定,二是贷款利息收入的确认,三是贷款发生减值时,贷款损失准备的计算及其会计处理。

(1)摊余成本的确定。摊余成本是指该贷款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扣除已偿还的本金;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计算公式为:

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一已偿还的本金±采用实际利率法将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贷款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在确定实际利率时,应当在考虑贷款合同条款(包括提前还款权等)的基础上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但不应考虑未来信用损失。贷款合同各方之间支付或收取的、属于实际利率组成部分的各项收费、交易费用等,应当在确定实际利率时予以考虑。贷款的未来现金流量或存续期间无法可靠预计时,应当采用贷款在整个合同期内的合同现金流量。

(2)利息收入的确认。贷款持有期间所确认的利息收入应当根据实际利率计算。实际利率应在取得贷款时确定,并在贷款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保持不变。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差别较小的,也可按合同利率计算利息收入。计算公式如下:

每期期末的应收利息=贷款合同本金×合同利率

某期应确认的利息收入=该期贷款的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某期利息调整的摊销额=该期确认的利息收入-同期应收利息

资产负债表日应按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利息收入”科目,按其差额(利息调整的摊销额),借或贷记“贷款——利息调整”科目。收到利息时,借记“吸收存款”等科目,贷记“应收利息”科目。

(3)贷款损失准备的会计处理。商业银行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贷款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贷款发生减值的,应当将该贷款的账面价值(摊余成本)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资产负债表日,确定贷款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贷款损失准备”科目。同时。要将“贷款——本金、利息调整”科目的余额转入“贷款——已减值”科目,借记“贷款——已减值”科目。贷记“贷款——本金”科目,借记或贷记“贷款——利息调整”科目。贷款发生减值后,资产负债表日应按贷款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借记“贷款损失准备”科目,贷记“利息收入”科目,同时将按合同本金和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来收利息金额进行表外登记。对贷款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贷款价值已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同,计入当期损益。但是,该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应当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贷款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

(三)贷款的收回

收回贷款时,应按客户归还的金额,借记“吸收存款”等科目,按收回的应收利息金额,贷记“应收利息”科目,按归还的贷款本金,贷记“贷款——本金”科目,按其差额,贷记“利息收入”科目,存在利息调整余额的,还应同时结转。收回减值贷款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吸收存款”等科目,按相关贷款损失准备余额,借记“贷款损失准备”科目,按相关贷款余额,贷记“贷款——已减值”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贷款,接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作为呆账予以转销,借记“贷款损失准备”科目,贷记“贷款——已减值”科目。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转销表外应收未收利息,减少表外“应收未收利息”科目金额。已确认并转销的贷款以后又收回的,按原转销的已减值贷款余额,借记“贷款——已减值”科目,贷记“贷款损失准备”科目。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吸收存款”等科目,按原转销的已减值贷款余额,贷记“贷款——已减值”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二、贷款业务在财务报表中的列示

(一)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列示

资产负债表日,贷款的账面价值应当在资产负债表“发放贷款和垫款”项目中反映。该项目反映银行发放的贷款和贴现资产扣减贷款损失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应根据“贷款”、“贴现资产”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减去“贷款损失准备”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分析计算填列。以例2为例,20x3年12月31日,甲银行确认贷款减值损失后,“贷款损失准备”科目的年末余额为2455.30万元,同时,“贷款”科目的年末余额为4954万元,因此,“发放贷款和垫款”项目的期末金额为2498.70万元(4954-2455.30)。在资产负债表附注中,银行还应当分别按个人和企业分布情况、行业分布情况、地区分布情况、担保方式分布情况等对各项贷款业务予以披露,对贷款损失准备按不同项目披露其期初、期末余额。

(二)在利润表中的列示

贷款业务确认的利息收入应当在利润表“利息收入”项目中反映。该项目反映银行经营贷款业务等确认的利息收入,应根据“利息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以例2为例,20x3年该项贷款业务确认的利息收入为520万元,因此甲银行编制的本年度利润表中,“利息收入”项目的本期金额为520万元、上期金额为518万元。在利润表附注中,银行应当分别不同项目对利息收入的本期发生额和上期发生额进行披露。

(三)在现金流量表中的列示

贷款业务在现金流量表中的列示主要涉及“收取利息、手续费及佣金的现金”、“客户贷款及垫款净增加额”等项目。“收取利息、手续费及佣金的现金”项目反映商业银行本期收到的利息、手续费及佣金,减去支付的利息、手续费及佣金的净额,可根据“利息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应收利息”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客户贷款及垫款净增加额”项目反映商业银行本期发放的各种客户贷款,以及办理商业票据贴现、转贴现融出等业务的款项的净增加额,可根据“贷款”、“贴现资产”、“贴现负债”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
  • 商业银行委托贷款业务在什么会计科目核算

    你好 在“委托贷款”科目核算

  • 银行会计 存款业务的核算

    您好,请问这题您有什么疑问呢

  • 商业银行会计核算只采用借贷记账法对不对

    银行会计的记账方法可采用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方法两种。

  • 试述工业企业会计核算方法和商业银行会计核算方法的异同

    商业银行会计和企业会计的不同点 1、 商业银行会计核算方法的具有特殊性 商业银行会计核算方法是反映和控制商业银行会计对象, 完成 商业银行会计目标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手段。商业银行会计核算方 法分为基本核算方法和业务核算手续两大部分。基本核算方法是各 项业务核算处理的基础, 是对各项业务核算手续的概括; 业务核算手 续则是基本核算方法在各项业务核算中的具体运用, 是对银行会计 对象反映和控制的实现或完成。总体而言, 商业银行会计基本核算方 法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会计核算方法是类似的, 主要包括: 设置会 计科目(账户)、 复式记账、 填制和审核凭证、 登记账簿、 成本计算、 财产 清查及编制会计报表。然而, 这些基本核算方法的具体运用则存在较 大的差异, 体现了银行会计核算方法的特殊性。 此外, 商业银行会计将业务核算手续纳入银行会计核算方法之 列, 体现了商业银行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在会计核算方法上最大的不 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并不是没有或不需要业务核算手续, 而是因为 这些部门的业务处理与会计核算通常是相互分离的。商业银行会计核 算则与商业银行各项业务处理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者具有同步性。 2、 商业银行会计科目设置的与企业会计不同 商业银行会计科目按其与资产负债表的关系分为表内科目和表 外科目。表内科目是指与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相关联, 用以反映和控 制银行资金运动的科目; 表外科目是指与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无关 联, 用以记载不涉及资金运动的重要业务事项的科目。例如: “ 抵押贷 款” 、 “ 活期存款” 、 “ 联行往来账” 、 “ 实收资本” 、 “ 本年利润” 等科目均为 表内科目; “ 重要空白凭证” 、 “ 代保管抵押品” 、 “ 银行承兑汇票”等科 目均为表外科目。表外科目是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管理的需 要自行设置的, 一般没有全国统一的表外科目。 3、 商业银行会计记账方法与企业会计不同 商业银行会计表内科目所反映的资金增减变化采用借贷记账法 记账, 表外科目所反映的不涉及资金运动的重要业务事项采用单式 收付记账法记账。即以 “ 收入” 和 “ 付出” 作为记账符号, 当表外科目涉 及的重要业务事项发生时, 记 “ 收入” ; 注销或冲减时记 “ 付出” , 余额 表示尚未结清的重要业务事项。各科目仅单方面反映其自身的增减 变动, 不涉及其他科目, 也不存在着科目间的对应关系。可见, 商业银 行会计既采用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即为复式记账法的一种) , 也 采用单式记账法。但是并不是每一笔经济业务发生后, 都同时需要进 行复式记账和单式记账, 只是对于某些业务事项不经过账内核算但 又必须记载反映的, 则需要通过表外科目进行核算。 4、 商业银行会计的会计凭证设置和填制具有特殊性 商业银行会计既有通用的基本凭证, 又有专用的特定凭证; 既 有单式凭证, 也有复式凭证; 既有表内科目凭证, 也有表外科目凭 证。 因而, 商业银行会计凭证的设置和填制亦有其自身的特性, 主要 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 商业银行会计凭证具有统一性和社会通用性 的特征。 这是因为商业银行会计凭证, 不仅要供银行内部管理使用, 而且要供对外营运业务使用, 是银行以外的有关企业、 单位会计核 算的依据。其次, 商业银行会计广泛采用由客户填写的原始凭证来 取代记账凭证。 5、 商业银行会计账簿与企业会计也不同 商业银行会计账簿按其提供会计核算资料的详细程度不同分为总 账、 日记账、 分户账、 余额表和登记簿。 分户账按其账页格式的不同分为 甲种账、 乙种账、 丙种账和丁种账四种。余额表是分户账据以计算利息 的工具, 也是核对分户账余额与总账余额是否相符的工具。 登记簿是适 应某些业务需要而设置的, 用来登记主要账簿未能或不必记录而又需 要查考的业务事项, 也可以用来统驭卡片账和控制重要凭证、 有价单证 和实物等。 登记的方式可区分不同对象立户登记, 也可不分账户而按业 务发生顺序逐笔记载。 登记的格式视业务需要而定, 除特定的专用格式 外, 一般采用通用的收、 付、 余三栏式, 并在各栏中增设数量栏。登记簿 无论用于何种业务, 均应及时登记、 及时销账。分户账、 余额表、 登记簿 共同构成明细核算, 体现了商业银行会计账簿设置和登记的特性。 6、 商业银行会计核算形式与企业会计也存在不同点 商业银行会计联系面广、 影响力大、 政策性强, 为此商业银行应以 特定的会计核算形式保证核算资料的真实准确及报送的及时有效。这 种特定的会计核算形式, 就是要求商业银行按日提供会计报表, 做到 当日业务当日核算完毕。也就是说, 商业银行会计部门应从填制和审 核凭证开始, 通过科目分类, 采用特定方法, 进行账簿登记与核对, 直 到轧平账务, 最终编制当日会计报表, 以准确及时地反映当日的业务 活动及由此产生的财务收支状况。日计表既是当日的试算平衡表, 又 是银行决策者了解资金动态、 掌握当日经营状况的日报表。

  • 购销业务中商业汇票,支票付款应该用什么会计科目核算?银行汇票,本票支付用什么会计科目核算?

    使用 应付票据科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