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币折算入账的技巧

2017-05-10 14:46 来源:网友分享
1344
对于拥有境外经营机构的企业,在编制合并报表前,需将以外币表示的财务报表折算为人民币进行列报。

外币折算交易日的初始确认

外币交易是指企业以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计价或结算的交易。外币交易折算的会计处理主要涉及两个环节,一是发生外币交易时的初始确认与结算时差额的确认;二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对相关项目的折算。

企业发生外币交易时,应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当日人民币外汇牌价的中间价)将外币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汇率变动不大的,除外币投入业务外,也可采用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通常为当期平均汇率或加权平均汇率)折算。

企业主要外币交易发生时的会计处理如下:向银行买入、卖出外币时,在兑换当日按即期汇率折算入账并确认汇兑损益;买入或卖出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劳务时,在交易日以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入账,在收付款项结算时确认汇兑损益;取得或归还外币借款时,均按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入账,不产生汇兑差额;收到外币投入的资本,无论是否有合同约定汇率均应采用收款日即期汇率折算,外币投入资本与相应货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不产生折算差额。

资产负债表日依据项目类型进行分类调整

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将外币项目按照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分类调整其会计处理。

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与初始确认时或者前一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不同时,会产生汇兑损益。除筹建期间发生的汇兑损益记入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以及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的外币专门借款产生的汇兑损益有条件地予以资本化外,发生的汇兑损益应当记入当期财务费用。

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应当根据其不同的计量模式,采取不同的会计折算处理方法。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历史汇率)折算,不做调整;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外币非货币性项目,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折算后的金额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的存货等外币非货币性项目,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的可变现净值与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存货成本进行比较,以较低者作为报表反映金额,差额作为当期损益。

此外,对于外币交易频繁、外币币种较多的金融企业,也可以采用分账制记账方法进行日常核算。虽然分账制与统账制的账务处理程序存在差异,但同一外币交易事项最终产生的汇兑差额应该一致。

外币财务报表中将折算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对于拥有境外经营机构的企业,在编制合并报表前,需将以外币表示的财务报表折算为人民币进行列报。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技巧可归纳为两点:选择现行汇率作为折算汇率,将折算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具体折算方法如下: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未分配利润”以折算后利润分配表中该项目的金额直接填列。

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

按上述折算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作为“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列示。

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前应首先调整境外经营的会计期间和会计政策,根据调整后与企业相一致的会计期间与政策,编制相应货币的财务报表。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
  • 做外账的技巧

    1.认真核对账目:在处理外账时,首先要做的就是仔细核对账目,把每一笔的发票内容和金额都核对一遍,确保账目的准确性。 2.正确录入外账:经过核对后,要及时将外账登记到会计系统中,录入账目时要注意账目摘要、科目、借贷方向等,以确保账目的正确性。 3.结账确认:有时候外账会有争议,此时要及时联系客户,确认账目的真实性,完成结账确认。 4.对账核对:对账核对是处理外账的重要环节,需要对客户的账单和自己的账目进行核对,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5.异常处理:处理外账时会有异常情况出现,此时要及时处理,加以分析,解决问题。

  • 做外账有哪些技巧?

    老师!以收定支是什么意思呢

  • 外账结转成本有什么技巧吗

    <p>你好,一般是根据所得税税负率控制需要结转的成本金额</p>

  • 外币账户余额保留外币余额还是折算回人民币余额入账?

    国内记账本位币是人民币,外币需折算为人民币入账

  • 库存现金中的外币要折算成人民币再入账吗?

    同学 您好 库存现金中的外币要折算成人民币再入账

圈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