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经营成本的秘密

2017-05-23 13:37 来源:网友分享
1165
对于零售业而言,可以分为前端和后端。对于前端,就是如何与消费者接触并且与之形成交易。对于后端而言,在于如何收集数据并且提高效率。

我们是一家设在县级城市的小型连锁超市,各店分布于市区和周边乡镇。在2008年下半年我担任公司总经理时,共有十家店,年销售规模不到一个亿。上任之初,经综合分析认为:公司在现有规模下,除了提升销售扩大市场占有率(当时内资外资卖场大量进入本区域市场,能保住原本的份额就不容易了),只有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才能改善和提高经营效益了。因此,全公司就一个较长时期内的经营方针、思路形成了共识。那就是集中全公司的智慧和力量,维绕"减员增效、开源节流,保稳定、促效益"来开展各项经营管理工作。它就是我们的总方针,一切工作以它为准绳。

一、拧人工成本

在超市的运营中有三大主要成本,人工、水电和租金。首先来看人工成本,由于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家劳动法规的逐步规范,单个员工的使用成本快速上升。员工的工资、福利不提高,他们就会纷纷跳槽(因而在总方针上才有"保稳定"一说)。要减少人工成本,只有在不影响营运的前提下"精兵减政",减少用工人数、提高人均工资水平。为此,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

1、缩减后台部门,简化行政机构,建立大的行政办公室。长期以来,总部行政办、人力资源部、企划部、防损部等四个平级的部门存在职责不清,推委扯皮现象。公司决定把以上四部门合并成一个大的行政办公室统一归一个部门经理负责,也即是公司各职能部门中除营运、采供、财务三个部门以外的所有工作都由行政办公室负责。既提高了效率又有效地精减了机构。累计取消三名部门经理和四名部门经理以下的人员编制,共减少月工资开支25000多元,扣除因提高部门经理工资而增加的开支(总部剩下四个部门经理每人加1200元,共计4800元),实际减少总部工资性开支20000余元。这还不包括每用一位员工的其它福利性开支和用人风险。

2、重新理顺门店岗位设置,既减少员工编制又要提高员工工资水平。以前,各门店不分大小,均设店长办公室,平时店长、当值主管均在办公室内处理文案工作,虽然要求他们多巡视卖场,但常常就是以有文案工作为由呆在办公室。按照减编的要求,将门店店长办公位置向一线靠拢,原则上要求门店店长需要做文字工作时集中在收银台旁边办公(把店长办公设备移至收银台旁)。既有效克服了店长"官本位"思想又迫使店长多接触一线,直接接触顾客投诉集中区域,同时为1000平米以下的小门店取消专职防损提供了安全保障。在门店贯彻全员防损的理念,取消小门店专职防损员。为了及时监控门店商品被盗情况,我们成立了公司贵重、易盗商品盘点小组,每天不间断地对各店的这类商品进行盘点。从而可以确保在不超过十天的时间内掌握门店防损状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另外,在门店实行扁平化管理。改变以往的店长(当值主管)-柜组长(课长)-员工的三级模式管理为店长(当值主管)-员工的二级管理模式。每一位当值主管必须兼管一个柜组长(课长)的工作。同时通过调整流程、运用后台信息技术(下面介绍)来提高单个基层员工的服务半径,提升工作效率。从而减少基层员工配制。经以上几项调整,门店员工编制缩小了20-30﹪,公司把门店员工工资人均增加200-300元(确保了员工队伍的稳定),而门店的工资占销售的百分比减少了0.2个百分点。

3、通过改革配送模式来提高配送中心和门店的工作效率。一直以来,我们的配送模式都是门店天天补货,配送中心也天天在向门店配送。根据公司的现况及"节流"的需求,我们于2008年下半年改革为门店每周补货三次,配送中心每周向各店配送三次。这样大大减少了门店与配送中心的员工工作量,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配送中心人员编制减少了三分之一。实行以来,得到了门店、配送中心、供货商三方的肯定。因为对于货商,一次送三万元的货和每次送一万元的货送三次两者的效率对比不言而喻。经过不断的总结和摸索,今年公司已经实行门店每周两次配送,实践证明由于获得了供应商的支持,效率提高了而缺货率还下降了。

4、实行以电脑自动补货为主、人工修正为辅的门店补货制度。既克服了人工作业准确性差、补"人情货"的弊端又大大提高了门店员工的工作效率。

5、实行了"第三方物流"配送方案,减少商品配送费用和不可预测的风险。结合以往物流实际产生的成本,基于配送频率比以前降低,我们把配送物流外包。外包后公司每月的运输车辆及司机开支等费用减少3.5-4.0万元左右。同时完全不用承担不可预测的风险,如交通事故等(在调整前公司每年支付的事故赔偿直接损失不少于2-3万元)。外包实行"先内后外",由公司原货车司机组成承包小组中标。既解决了他们的安置也使他们真正地变成了小老板。他们无资本买汽车,公司把原本的货车作价卖给他们,每月从他们的承包费中逐月扣除。到今年,他们每人都实际拥有了一部自己的汽车了(购车款已经扣完,汽车已经是属于他们的了)。公司也不用担心他们不爱护车子,也不担心"油耗子",所有事故责任与公司无关了。

6、将员工每日工作进行量化,在提高工作量的同时增加员工个人所得。比如:原先不论门店大小,均配制一名专职门店出纳。调整后小型门店两店共设一名出纳,其工资上调40﹪;后勤维修人员在调整前,在无维修任务时均在总部后台待工,现改为,分散到各店兼职充实门店力量,实现一人多岗。

以上几点,主要是从人工成本上,从充分发掘人力资源上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一些举措。经过逐步的调整与完善,我们的工资性开支占销售的百分比已经比2008年调整前下降了0.4-0.45个百分点,同时员工平均工资所得比同期增加了200-300元左右,实践告诉我们,从流程入手、充分利用不断进步的IT技术、岗位工作逐步量化细化是可以降低中小超市的人工成本的。

二、拧水电费用

关于门店的水电成本即能源成本的节约、降低,由于门店的电费主要产生在照明和生鲜冷冻设备上,我们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1、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我们以一家门店作为试点,把传统的日光灯改换成新型节能灯,改造费用在约2.5万元。经过改造前后的对比发现:基本上,经过三至四个月的运转后节约的电费即可冲抵改造费用。经过半年时间完成了所有门店的改造,而且由于采购量在加大,改造费用逐步减少,后来的门店改造后经过不到三个月的运转即可收回改造投资。

2、对卖场内外的照明灯具用增加开关的办法进一步细分,制定详细的开闭时间。确保在门店不同时刻应开启的照明按时开启,不该开启的绝不开启,从而在开关电源的管理上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3、对较大门店的大型冷冻卧柜实行闭店后统一加盖棉被、切断电源的办法。既确保冻品的保存又节约了电费开支,实践证明相当有效。对于小型门店,撤除小型敞开式冷冻卧柜,要求厂商提供一体型封闭式透明可移动冷柜,由此每年每家小店减少冷柜维修费用在3000元至5000元之间,同时,也基本上杜绝了由于设备的故障而造成的商品损耗。

4、在实行"峰谷电价"的门店,尽量利用晚上12:00至凌晨08:00之间开启制冰机制冰(这个时间段电价只是标准电价的一半),其余时间不启动制冰。

经过系列的调整、改革现在各门店的电费开支同2008年上半年以前相比有20﹪-35﹪的减少。随着节能减排技术的逐步提高、管理技术的完善超市业的节能降耗仍然大有可为。

三、拧物业租金

现在我们再来分析租金成本,超市的租金成本也即物业成本的提高趋势目前应该是各项成本中幅度最大的,它是很多的门店在租赁合同到期后无法断续经营的首要原因。大多数人认为,它是一种硬性成本很难降之,我们认为付给房东的租金确实不能以人为因素去改变,但如何让物业在提高了租金后能最大限度地给超市产生回报,是超市经营者可以着力的,回报增加也是等于减轻超市租金压力。为此,我们从以下几点着手:

1、在乡镇门店由于城市化管理的要求不高,我们把门店大门两侧外面的空地隔成排档式门面出租,引进同超市互补的,能给门店增加人气的项目。比如,小吃、早点、时尚游艺等。

2、门店店堂内,超市自营部分商品向内部退后,增加超市大门与收银线之间的出租区域,进一步扩大外柜招租规模。

3、对偏高楼层进行整体转租。既可冲减租金开支,同时又进一步提高门店聚客能力。

通过各种措施的实施,现在各店的外租收入全面增加,已经达到门店整体租金的30﹪-50﹪的水平,从而大大地缓解了门店的租金压力。在同行中也有由于租金提高不得不转换业态的,从单纯的超市经营转为以百货鞋服为主以超市为辅的综合业态,也应该是一种好的出路。

当然,除了以上所述的三大成本外,还有商品损耗、办公费用、通讯费用、设备购置和维修费用及营业耗材等,对于这些成本费用的控制,各公司应该大同小异,这里我介绍几点小措施。

1、在公司推广无纸化办公。公司建立内部OA系统,虽然各门店每年减少办公用纸的费用只有500元左右,但是,这500元节约下来的是纯利润,它需要多少销售才能赚回来?何况十家店就是5000元了。

2、在通讯费用方面,我们前后试用了三家运营商,最后,选择了能够实现公司内部(各部门、各门店)无论是固话还是移动通话互拨互打免费的运营商,并且能提供整体费用"包餐"打折优惠,每月减少通讯费用35﹪-40﹪。

3、设备方面,我们认为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建立设备档案,最大限度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就是最大的节约。各类设备小到一条日光灯大到空调机组,从进公司开始就有专人负责,如我们每月固定对各店备用电源启动、保养一次,不论多久门店没有停电了,每月用专用的法码对门店用于销售、验收的各种电子秤、磅秤等衡器测试一次等等。

降低成本,是超市经营管理中永恒的主题之一,只有当我们站在顾客的角度为顾客节约每一分钱,才能为顾客提供更有竞争力的商品和服务,才是企业的价值所在,面对竞争,面临各类成本不断攀升的压力,超市经营者对成本的降低是无止境的,事实证明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点评】

对于零售业而言,可以分为前端和后端。对于前端,就是如何与消费者接触并且与之形成交易。对于后端而言,在于如何收集数据并且提高效率。而所有商业的本源都在于通过可行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效率,优化成本结构,而下面来自一位三线城市超市负责人实践的案例就是他们如何强化成本意识的体现。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