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料加工业务进项税转出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2019-05-13 17:35 来源:网友分享
1887
企业主营业务是来料加工,在每个月都做了来料加工业务之后,产生了进项税也需要将其转出,而不是按照实际的进项税多少进行缴纳的。那么,来料加工业务进项税转出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来料加工业务进项税转出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有三种计算方法:

  现行政策规定计算转出的进项税额。

  按产量法计算转出进项税额。

  按成本法计算转出的进项税额。

  计算方法不同,导致计算转出的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差异较大。因此,企业应根据产品附加值、重量、质量等合理选择计算方法。

  来料加工、来件装配业务在国内加工过程归集的成本主要有三部分:一是加工、装配过程中耗用的辅助材料、国内配套的原材料,可按产品类型单独归集,加工企业在购进过程中一般取得增值税普通发票,无增值税进项税额。二是加工、装配过程中耗用的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等辅料,加工企业在购进过程中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有增值税进项税额。三是分摊的水、电、燃料等制造费用。

  财务制度规定,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一般有六种:(一)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二)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三)机器工时比例法;(四)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比例法;(五)直接成本(材料、生产工人工资等职工薪酬之和)比例法;(六)产成品产量比例法。

  加工企业日常账务处理中,为简化手续,对耗用的辅助材料、燃料、动力等费用大多采用产成品产量比例法。这就导致了加工企业对来料加工业务进项税额转出的金额与账面归集的耗用国内辅助材料成本对应的进项税额出现较大差异。差异的原因在于:账面归集耗用国内辅助材料的成本是实际耗用成本,而进项税额转出计算的依据则是当月无法划分的全部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营业额与当月全部销售额、营业额的比例。来料加工业务因只有加工费收入,外商提供的海关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的材料和国内采购没有取得进项发票的货物不构成收入主体,导致分摊转出的进项税额不合理。

  来料加工业务进项税转出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辅料等归集方法与进项税转出依据的差异

  来料加工、来件装配业务在国内加工过程归集的成本主要有三部分:一是加工、装配过程中耗用的辅助材料、国内配套的原材料,可按产品类型单独归集,加工企业在购进过程中一般取得增值税普通发票,无增值税进项税额。二是加工、装配过程中耗用的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等辅料,加工企业在购进过程中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有增值税进项税额。三是分摊的水、电、燃料等制造费用。

  财务制度规定,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一般有六种:(一)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二)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三)机器工时比例法;(四)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比例法;(五)直接成本(材料、生产工人工资等职工薪酬之和)比例法;(六)产成品产量比例法。

  加工企业日常账务处理中,为简化手续,对耗用的辅助材料、燃料、动力等费用大多采用产成品产量比例法。这就导致了加工企业对来料加工业务进项税额转出的金额与账面归集的耗用国内辅助材料成本对应的进项税额出现较大差异。差异的原因在于:账面归集耗用国内辅助材料的成本是实际耗用成本,而进项税额转出计算的依据则是当月无法划分的全部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营业额与当月全部销售额、营业额的比例。来料加工业务因只有加工费收入,外商提供的海关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的材料和国内采购没有取得进项发票的货物不构成收入主体,导致分摊转出的进项税额不合理。

  来料加工业务进项税转出的计算方法是什么?会计要是觉得这类的进项税转出工作比较麻烦,自己还不能够完全掌握,在工作之余就应该要来会计学堂网学习相关课程,让自己能更进一步提高对它的认识。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深圳学会计该去哪里好
    深圳学会计该去哪里好?根据小编老师多年的会计培训经验,在深圳地区想要报名学习的会计培训机构有很多的,每一家会计培训机构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小编老师认为,学员们想要学习一家适合自己的,专业的、口碑较好的会计培训机构还是有点难度的。在这里小编老师根据自己和学员的反馈,给你们推荐一家非常适合新老会计学员学习的机构,那就是会计学堂网,相关的推荐理由小编老师建议你们可以来阅读下文。
    2025-04-2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