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不能扣除的情形有哪些?

2017-10-11 17:57 来源:网友分享
1328
其他不能扣除的情形有哪些?三流不一致的发票、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资料不全的完税凭证、涉农、逾期认证、抵扣。

其他不能扣除的情形有哪些?

答:1、三流不一致的发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增值税征收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5〕192号)第一条第三款规定,纳税人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支付运输费用,所支付款项的单位,必须与开具抵扣凭证的销货单位、提供劳务的单位一致,才能够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否则不予抵扣。

增值税可以抵扣的条件是“资金流”、“发票流”,“货物流”“三流”一致,否则不予抵扣。

实务处理:在业务真实发生前提下的三方(付款)协议,增值税进项税是否能予以抵扣?建议纳税人签订三方协议时首先咨询当地税务机关,确定其是否承认三方协议的效力。否则就不能懒,要先收款再付款。

2、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3、资料不全的完税凭证

纳税人凭完税凭证抵扣进项税额的,应当具备书面合同、付款证明和境外单位的对账单或者发票。资料不全的,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所以发生涉外业务的企业要想用完税凭证来扣税的话,合同、付款证明、发票缺一不可。

4、涉农

向批发零售商购买农产品,或者向农业生产者购买非自产农产品,不得开具收购发票。只有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销售自产而且免税的农产品才可以,凭借收购发票按照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5、逾期认证、抵扣

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超过180天未申请稽核比对;或比对相符,但未在收到比对相符通知的当月的纳税申报期内申报抵扣的。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
  • 增值税不能抵扣的情形有哪些?

    同学, 根据增值税条例规定: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1、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2、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 3、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4、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 5、本条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的货物的运输费用和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用.

  • 进项税额不能抵扣的情形有哪些

    您好 1、纳税人取得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规定的,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2、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的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 3、用于免征增值税项目的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 4、用于集体福利的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 5、用于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 6、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以及相关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 7、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不包括固定资产)、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 8、非正常损失的不动产,以及该不动产所耗用的购进货物、设计服务和建筑服务。 9、非正常损失的不动产在建工程所耗用的购进货物、设计服务和建筑服务。 10、购进的贷款服务。 11、购进的餐饮服务。 12、购进的居民日常服务。 13、购进的娱乐服务。

  • 专票进项税不能抵扣的情形有哪些?

    同学你好,外购物物用于免税项目 ,简易计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非正常损失等是不能做进项税额抵扣除 的

  • 老师,哪些情形的其他综合收益不能转入损益?谢谢

    主要有两种特殊情况不可以转: 1,设定收益计划下形成的其他综合收益 2,”其他债券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其他综合收益。

  • 老师,增值税加计扣除的情形有哪些

    1.农产品加计抵减,这个,2,七、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许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以下称加计抵减政策)。   (一)本公告所称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是指提供邮政服务、电信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以下称四项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四项服务的具体范围按照《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注释》(财税〔2016〕36号印发)执行。   2019年3月31日前设立的纳税人,自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间的销售额(经营期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经营期的销售额)符合上述规定条件的,自2019年4月1日起适用加计抵减政策。   2019年4月1日后设立的纳税人,自设立之日起3个月的销售额符合上述规定条件的,自登记为一般纳税人之日起适用加计抵减政策。   纳税人确定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后,当年内不再调整,以后年度是否适用,根据上年度销售额计算确定。   纳税人可计提但未计提的加计抵减额,可在确定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当期一并计提。   (二)纳税人应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的10%计提当期加计抵减额。按照现行规定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已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税额,按规定作进项税额转出的,应在进项税额转出当期,相应调减加计抵减额。计算公式如下:   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10%   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上期末加计抵减额余额%2B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   (三)纳税人应按照现行规定计算一般计税方法下的应纳税额(以下称抵减前的应纳税额)后,区分以下情形加计抵减:   1.抵减前的应纳税额等于零的,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全部结转下期抵减;   2.抵减前的应纳税额大于零,且大于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的,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全额从抵减前的应纳税额中抵减;   3.抵减前的应纳税额大于零,且小于或等于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的,以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抵减应纳税额至零。未抵减完的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结转下期继续抵减。   (四)纳税人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不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其对应的进项税额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   纳税人兼营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且无法划分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税额,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税额=当期无法划分的全部进项税额×当期出口货物劳务和发生跨境应税行为的销售额÷当期全部销售额   (五)纳税人应单独核算加计抵减额的计提、抵减、调减、结余等变动情况。骗取适用加计抵减政策或虚增加计抵减额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有关规定处理。   (六)加计抵减政策执行到期后,纳税人不再计提加计抵减额,结余的加计抵减额停止抵减。 生活服务加计抵减15% 别的是10%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