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间贴现如何处理
1、不带息票据贴现:贴现利息=票据面值×贴现率×贴现期;
2、带息票据的贴现:贴现利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天数/360,贴现天数=贴现日到票据到期日实际天数.
借:银行存款(贴现净额)
财务费用--手续费
--贴现息
贷:应收票据
贴现是指持票人在商业汇票到期之前,为提前获得现金向银行贴付一定利息而发生的背书转让行为,即持票人以贴息为代价将票据权利背书转让给银行,以提前获得现金.
1贴现条件:
票据未到期;
票据未记载"不得转让"字样;
持票人是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企业法人以及其他组织;
持票人与出票人或者直接前手之间具有真实的商品交易关系.
2贴现利息:
实付贴现金额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日至汇票到期日前1日的利息计算.
纸质商业汇票的承兑人在异地的,贴现的期限以及贴现利息的计算应另加3天的划款日期.
商业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汇票到期日起10日.
票据贴现业务的会计处理
按照中国会计准则相关规定,金融机构受理贴现形成的金融资产,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使用"贴现资产"科目进行核算,计入其信贷总量;金融机构转贴现业务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23 号--金融资产转移》,使用 "贴现负债"科目进行核算,并根据金融资产所有权上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来判断能否终止确认金融资产.
(1)受理贴现形成金融资产,其本质为投融资,按照会计准则相关规定需要以"贴现资产"科目进行核算,为了对贴现资产的票面金额及相关差额予以真实反映,还需要下设"利息调整"、"面值"等明细科目.
(2)在贴现过程中,金融机构存放于中央银行的款项以及吸收的其他各种存款是支付持票人贴现金额的主要资金来源,在进行核算时可以设置"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或"吸收存款"科目.
(3)为清晰反映持票人、金融机构之间的利益划分,对贴现票据的真实情况予以客观的反映,对于带息票据的会计处理需要核算面值与到期值之间差额,在"贴现资产"科目下增设"已贴现票据到期利息"二级明细科目.
(4)计入"利息收入"科目的贴现利息需要通过贴现期、贴现率以及到期值进行计算,并在"销项税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中计入计提确认的各收益期增值税销项税额.
(5)作为融入资金的行为,金融机构转贴现业务会形成金融负债,为反映实收与票面之间的差额,其会计核算也需设置"贴现负债"科目,并下设"利息调整"、"面值"等明细科目.
在企业的财务工作中,企业间贴现如何处理?关于这个问题小编已经将相关内容分享给了大家,不过在这里小编还要提醒大家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票据都是可以贴现取出的,它也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感谢大家,本文就到这里了,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