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一次性扣除如何规定的

2022-05-20 08:15 来源:网友分享
2238
固定资产一次性扣除如何规定的?按照小编老师经验,企业的固定资产价值在500万之下的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做税前扣除的,那么作为企业固定资产符合条件同样可以按照单位价值比例来申请税前扣除的.关于固定资产税前扣除的资料都在下述内容中,欢迎你们来认真学习.

固定资产一次性扣除如何规定的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2022年第12号公告规定,中小微企业在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置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在500万元以上的,按照单位价值的一定比例自愿选择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其中,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最低折旧年限为3年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的100%可在当年一次性税前扣除;最低折旧年限为4年、5年、10年的,单位价值的50%可在当年一次性税前扣除,其余50%按规定在剩余年度计算折旧进行税前扣除.中小微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符合以下条件的企业:(一)信息传输业、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2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下或资产总额12亿元以下;(二)房地产开发经营:营业收入20亿元以下或资产总额1亿元以下;(三)其他行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亿元以下.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污水处理业属于环境治理行业.属于上述行业中的其他行业,应根据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或营业收入标准来判断是否为中小微企业.

企筹建期间购买的未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选择一次性扣除吗?

固定资产一次性税前扣除是税收优惠政策,并不是会计准则或会计核算的规定,因此,即便是企业选择适用固定资产一次性税前扣除,并不影响企业的会计核算,企业会计核算依然应该是遵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购进固定资产后,还是按照规定的程序与步骤计入"固定资产".

《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第七条中规定:企业自开始生产经营的年度,为开始计算企业损益的年度.企业从事生产经营之前进行筹办活动期间发生筹办费用支出,不得计算为当期的亏损,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第九条规定执行.

根据国税函[2010]79号规定,企业只要选择适用筹办期的,筹办期间是不算为经营期,也不计算当期的亏损,当然也就不能适用固定资产一次性税前扣除的优惠政策了.如果企业想要适用固定资产一次性税前扣除政策,那么就只能放弃适用国税函[2010]79号规定的"筹办期",直接按照经营期处理,这样的选择对企业不一定有利.

固定资产一次性扣除如何规定的?综合以上内容所述,其实按照小编老师讲解到的相关资料,其实你们应该都非常清楚企业固定资产一次性扣除是可以按照一定比例来扣除的,如果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年限在3年以下的可以100%税前扣除的.其他相关的介绍资料欢迎你们来关注本网站.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
  • 固定资产一次性扣除应如何做账

    你好 购进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计提折旧,借;管理费用等科目 贷;累计折旧

  • 固定资产新规定中可一次性扣除,不用提折旧,账务如何处理的。

    这个是税务规定,汇算清缴的时候一次性扣除,账务处理还是照常计提折旧。

  • 老师,如何填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优惠明细表(固定资产一次性扣除

    A201020《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优惠明细表》填报说明 一、适用范围及总体说明 (一)适用范围 本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A200000)附表,适用于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75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06号)、《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设备 器具扣除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54号)等相关文件规定,享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和一次性扣除优惠政策的纳税人填报。 按照目前税收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所得税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9〕81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27号)文件规定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时不填报本表。 (二)总体说明 1.本表主要目的 (1)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本年度内享受财税〔2014〕75号、财税〔2015〕106号、财税〔2018〕54号等相关文件规定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和一次性扣除优惠政策的纳税人,在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时对其相应固定资产的折旧金额进行单向纳税调整,以调减其应纳税所得额。 (2)实施减免税核算。对本年度内享受财税〔2014〕75号、财税〔2015〕106号、财税〔2018〕54号等相关文件规定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和一次性扣除优惠政策的纳税人,核算其减免税情况。 2.填报原则 纳税人享受财税〔2014〕75号、财税〔2015〕106号、财税〔2018〕54号等相关文件规定固定资产优惠政策的,应按以下原则填报: (1)自该固定资产开始计提折旧起,在“税收折旧”大于“一般折旧”的折旧期间内,必须填报本表。 税收折旧是指纳税人享受财税〔2014〕75号、财税〔2015〕106号、财税〔2018〕54号等相关文件规定优惠政策的固定资产,采取税收加速折旧或一次性扣除方式计算的税收折旧额;一般折旧是指该资产按照税收一般规定计算的折旧金额,即该资产在不享受加速折旧情况下,按照税收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以直线法计算的折旧金额。 固定资产税收折旧与会计折旧一致的,纳税人不涉及纳税调整事项,但是涉及减免税核算事项,在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时,需计算享受加速折旧优惠金额并将有关情况填报本表。 固定资产税收折旧与会计折旧不一致的,当固定资产会计折旧金额大于税收折旧金额时,在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时不进行纳税调增(相关事项在汇算清缴时一并调整),但需计算享受加速折旧优惠金额并将有关情况填报本表;当固定资产会计折旧金额小于税收折旧金额时,在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时进行纳税调减,同时需计算享受加速折旧优惠金额并将有关情况填报本表。 (2)自固定资产开始计提折旧起,在“税收折旧”小于等于“一般折旧”的折旧期内,不填报本表。 固定资产本年先后出现“税收折旧大于一般折旧”和“税收折旧小于等于一般折旧”两种情形的,在“税收折旧小于等于一般折旧”折旧期内,仍需根据该固定资产“税收折旧大于一般折旧”的折旧期内最后一期折旧的有关情况填报本表,直至本年最后一次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 (3)本表第5列仅填报纳税调减金额,不得填报负数。 (4)以前年度开始享受加速折旧政策的,若该固定资产本年符合第(1)条原则,应继续填报本表。 二、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一)行次填报 1.第1行“一、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不含一次性扣除)”:根据相关行次计算结果填报,本行=第2%2B3行。 2.第2行“(一)重要行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6个行业以及轻工、纺织、机械、汽车四大领域重点行业(以下简称“重要行业”)的纳税人按照财税〔2014〕75号、财税〔2015〕106号等相关文件规定对于新购进固定资产在税收上采取加速折旧的,结合会计折旧情况,在本行填报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时的纳税调减、加速折旧优惠统计等本年累计金额。 重要行业纳税人按照财税〔2014〕75号、财税〔2015〕106号等相关文件规定,享受一次性扣除政策的资产的有关情况,不在本行填报。 3.第3行“(二)其他行业研发设备加速折旧”:重要行业以外的其他纳税人按照财税〔2014〕75号、财税〔2015〕106号等相关文件规定,对于单位价值超过100万元的专用研发设备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加速折旧方法的,在本行填报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时相关固定资产的纳税调减、加速折旧优惠统计等情况的本年累计金额。 4.第4行“二、固定资产一次性扣除”:纳税人按照财税〔2014〕75号、财税〔2015〕106号、财税〔2018〕54号等相关文件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固定资产进行一次性扣除的,在本行填报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时相关固定资产的纳税调减、加速折旧优惠统计等情况的本年累计金额。 5.第5行“合计”:根据相关行次计算结果填报。本行=第1%2B4行。 (二)列次填报 列次填报时间口径:纳税人享受财税〔2014〕75号、财税〔2015〕106号、财税〔2018〕54号等相关文件规定优惠政策的固定资产,仅填报采取税收加速折旧计算的税收折旧额大于按照税法一般规定计算的折旧金额期间的金额;税收折旧小于一般折旧期间的金额不再填报本表。同时,保留本年税收折旧大于一般折旧期间最后一个折旧期的金额继续填报,直至本年度最后一期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 1.第1列“资产原值” 填报纳税人按照财税〔2014〕75号、财税〔2015〕106号、财税〔2018〕54号等相关文件规定享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和一次性扣除优惠政策的固定资产,会计处理计提折旧的资产原值(或历史成本)的金额。 2.第2列“账载折旧金额” 填报纳税人按照财税〔2014〕75号、财税〔2015〕106号、财税〔2018〕54号等相关文件规定享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和一次性扣除优惠政策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本年资产折旧额。 3.第3列“按照税收一般规定计算的折旧金额” 填报纳税人按照财税〔2014〕75号、财税〔2015〕106号、财税〔2018〕54号等相关文件规定享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和一次性扣除优惠政策的固定资产,按照税收一般规定计算的允许税前扣除的本年资产折旧额。 所有享受上述优惠的资产都须计算填报一般折旧额,包括税会处理不一致的资产。 4.第4列“享受加速折旧优惠计算的折旧金额” 填报纳税人按照财税〔2014〕75号、财税〔2015〕106号、财税〔2018〕54号等相关文件规定享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和一次性扣除优惠政策的固定资产,按照税收规定的加速折旧方法计算的本年资产折旧额。 5.第5列“纳税调减金额” 纳税人按照财税〔2014〕75号、财税〔2015〕106号、财税〔2018〕54号等相关文件规定享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和一次性扣除优惠政策的固定资产,在列次填报时间口径规定的期间内,根据会计折旧金额与税收加速折旧金额填报: 当会计折旧金额小于等于税收折旧金额时,该项资产的“纳税调减金额”=“享受加速折旧优惠计算的折旧金额”-“账载折旧金额”。 当会计折旧金额大于税收折旧金额时,该项资产“纳税调减金额”按0填报。 6.第6列“享受加速折旧优惠金额”:根据相关列次计算结果填报。本列=第4-3列。 三、表内、表间关系 (一)表内关系 1.第1行=第2%2B3行。 2.第5行=第1%2B4行。 3.第6列=第4-3列。 (二)表间关系 第5行第5列=表A200000第7行。

  • 固定资产一次性扣除后,如何再提折旧

    一次性扣除,只是税法上的。会计上,仍然按月折旧

  • 公司固定资产一次性扣除,如何做帐?分录?

    您好 会计上符合固定资产定义 还应该计入固定资产科目 分期计提折旧

圈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