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应纳税所得额(Taxable Income),简称所得税,是指纳入税负范围内的所有收入,需要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金额。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Taxable Income)= 一般项目收入 (General Income)– 不计税所得项目收入(Exempt Income)– 合法减免项(Reductions)
一般项目收入(General Income)是指个人获得的收入,包括工资收入、劳务报酬、特许权使用费、财产出售收入、租赁收入、财产赠与收入、财产继承收入、股利收入、利息收入等。
不计税所得项目收入(Exempt Income)是指根据税法规定,不称为税务所得,不属于应纳税所得额的收入,如免税收入、社会保险费补贴、低收入补助等。
合法减免项(Reductions)是指根据税法规定,必须扣除的税务减免项,如居民个人所得税减免额、专项附加扣除项、家庭住房利息抵扣等。
以上就是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计算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收入和减免项目按照税法的规定,具有不同的税率及纳税义务,应以当年税法规定为准。
拓展知识:
除了上述的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外,个人所得税费用的计算也可以通过税前扣除法(Pay-As-You-Earn or PAYE)来实现,即按照具体行政机关设定的比例从收入中扣除,以减少个人在财务上的压力。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向税务部门申请汇缴个税,根据收入分级不同,按照不同的税率扣除,从而实现收入减少的目的。此外,个人所得税也可以通过纳税抵免方式来缴纳,例如家庭住房利息抵扣等优惠政策,以减少个人缴纳税款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