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提简易计税增值税会计分录是什么

2023-07-09 15:42 来源:网友分享
226
简易计税增值税会计分录是企业按月进行增值税计算时形成的分录,由增值税计提摘要、增值税销项发票核销明细、增值税进项发票核销明细和增值税计提明细组成。简易计税方法可以比标准计税程序更便捷,减少计算时间及成本。

计提简易计税增值税会计分录是什么

计提简易计税增值税会计分录是指企业在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简易计税办法税收征收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国 发[2009]6号)的规定,按照一定的税收征收管理程序和政策,根据其月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按月进行增值税计算,从而形成的会计分录。

计提简易计税增值税会计分录一般包括四个部分:增值税计提摘要、增值税销项发票核销明细、增值税进项发票核销明细和增值税计提明细。

增值税计提摘要是指在按月进行增值税计算时,在每一科目费用抵扣和税务抵扣全部确认后,将计提额按税率汇总分类后,用一个表格总计汇总起来而形成的计提摘要表。

增值税销项发票核销明细是指在按月进行增值税计算时,根据销项发票明细表汇总出的开票销售金额及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将销售金额及其对应的增值税一起分类汇总而形成的核销明细表。

增值税进项发票核销明细是指在按月进行增值税计算时,根据进项发票明细表汇总出的采购金额及其对应的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将采购金额及其对应的增值税一起分类汇总而形成的核销明细表。

增值税计提明细是指在按月进行增值税计算时,按照征税税率,将应缴税款进行分类摘要而形成的计提明细表,用来清楚唯一确认计提增值税的计税依据、计税原则和计算金额的准确性。

总之,计提简易计税增值税会计分录是由上述4部分组成,此计提简易计税增值税会计分录,有助于企业更准确地计算和缴纳增值税,加强对企业所得税的控制和监管,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违法行为和资金流动情况。

拓展知识:

增值税计提简易计税方法的最大优势,是比使用标准计税程序更便捷,简化了计算步骤,更易于实施。另外,标准计税方法会产生大量因业务变动而变动的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导致计算时间及成本的提高,而简易计税方法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计税成本。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
  • 一般纳税人,简易计税预缴增值税的分录,开出简易计税专票的分录,计提简易计税应交增值税和附加税的分录

    你好,借银存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简易计税 预缴的也是简易计税的是吗 借应交税费-简易计税/城建税/地方教育/教育附加贷银存

  • 我们是简易计税,计提增值税怎么做分录

    您好,请参考以下内容,谢谢。 营改增后,许多纳税人在账务处理过程中都会疑惑,差额征税政策下,差额扣除的部分到底是增加收入还是减少成本呢?下面就为大家分享账务处理实例。   【案例】某一般纳税人旅游公司共收取价款106万元,其中扣除项目63.6万元,税率6%,不考虑其他因素。   假设根据当地税务机关的规定,该旅游公司采取“差额开票”方式,含税金额106万元,增值税额=(106-63.6)÷(1+6%)×6%=2.4万元,不含税金额=106-2.4=103.6万元。受票方只能抵扣差额征税后的2.4万元。以下两种账务处理方式:   一、差额扣除部分抵减成本   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企业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 》(财会〔2012〕13号,以下简称13号文件)对于差额征税账务处理的规定:   对于一般纳税人,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下增设“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专栏,用于记录该企业因按规定扣减销售额而减少的销项税额;   企业接受应税服务时,按规定允许扣减销售额而减少的销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金额与上述增值税额的差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   说明,小规模纳税人只是用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代替,此略。   账务处理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  63.6   贷:应付账款等  63.6   借: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  3.6   贷:主营业务成本  3.6   借:银行存款等  106万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贷: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   二、差额扣除部分增加收入   账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  63.6   贷:应付账款等  63.6   借:银行存款等  106万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3.6   贷: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4   三、分析   两种方式比较:   第一种:成本60,收入100,利润40,销项税额6,抵减税额3.6,应纳税额2.4;   第二种:成本63.6,收入103.6,利润40,销项税额2.4,应纳税额2.4;   哪一种是真实反映业务实质的?分析如下:   统算:收取款项106万元,缴纳增值税2.4万元,剩余金额为106-2.4=103.6万元。发票上也显示不含税金额为103.6万元。   从该角度出发,似乎应确认收入103.6万元和销项税额2.4万元。但是从增值税销售额的实质含义角度出发,则不然。   增值税的销售额是价税分离体系,比如采购含税金额为63.6万元,取得专票,其中的“价”=63.6÷(1+6%)=60万元, “税”=60×6%=3.6万元。对于纳税人来讲,成本金额为60万元,因为税额3.6万元,用于抵扣销项税额,因此不能重复计入成本,这个大家都比较好 理解。   回到上例,该公司采购金额为63.6万元,其中的3.6万元部分用来抵减销项税额,实际上起到了一个进项税的作用,相同的道理,这里的3.6万元就不 能重复作为成本处理,因为其已经抵减了销项税额,我们不能认为抵扣销项税的进项税不作为成本,而抵减销项税额的部分就作为成本,两者并无本质的区别。   再看收入,销售额106万元,其中的“价”100万元,“税”6万元,即销项税额为6万元。纳税人应向税务机关缴纳6万元增值税,但是因为有进项税或 抵减的税额3.6万元,只需缴纳2.4万元,但不能因为应纳税额是2.4万元,就确认销项税额2.4万元,收入103.6万元。   这里,很多纳税人被2.4万元的“销项税额”迷惑了。追根溯源,为什么会有差额征税政策?根本原因是增值税是“增值”的税,成本部分不能取得进项,就 成了全额缴纳增值税,而不是“增值”税。在征管形式上,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扣税凭证,不能用进项税的抵扣形式申报,所以采取了从销项税额中抵减的办 法,即以“抵减”的形式行“抵扣”之实。其实我们只要把“抵减”的3.6万元税额,改成“抵扣”的税额,其结果就非常明显了。   四、结论   因此,13号文件对于差额征税的账务处理规定,符合业务实质,准确的核算了相关成本收入等项目,对于差额征税的账务处理,应遵循其规定。

  • 劳务公司增值税简易计税计提和预缴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你好,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简易计税,贷银行存款 预交借应交税费简易计税。

  • 老师,请问简易计税的增值税月末结转增值税的会计分录是什么?

    借:应交税费-增值税-简易计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 一般纳税人采用简易计税,计提的增值税是入成本费用吗?会计分录怎么做?

    您好,开票时借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