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留底税额怎么做账

2023-08-08 17:51 来源:网友分享
317
退留底税额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不能将全部的增值税额转嫁给购买者,未转嫁的部分称为退留底税额,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主营业务收入”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三种科目进行计算和记账,企业应尽量避免产生退留底税额以提高经济效益。

退留底税额怎么做账

退留底税额是指企业在进行销售活动时,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将全部的增值税额全部转嫁给购买者,而只能转嫁部分增值税额,未转嫁的部分就是退留底税额。退留底税额的计算公式为:退留底税额=销售额×税率-实际转嫁的税额。

在做账时,退留底税额的处理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销售额:销售额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收到或应收的全部价款和价外收入,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

2. 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税率根据国家的税法规定,一般为17%或13%。

3. 计算实际转嫁的税额:实际转嫁的税额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实际向购买者转嫁的增值税额。

4. 计算退留底税额:退留底税额=销售额×税率-实际转嫁的税额。

5. 记账:将退留底税额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同时,将销售额记入“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实际转嫁的税额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

拓展知识:退留底税额的产生,一般是由于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由于市场竞争等原因,不能将全部的增值税额全部转嫁给购买者。退留底税额的存在,对企业的利润产生了影响,因为它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因此,企业在进行销售活动时,应尽量避免产生退留底税额,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