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一、关注企业自身的税务风险管理。
打铁还需自身硬,身硬还需下功夫,应对税务检查的终极策略还是加强企业自身的税务风险管理,通过不断地识别企业各类业务环节中的涉税风险并建立防范相应风险的内控措施,将税务检查引起的损失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风险管理的概念对于企业(特别是大企业)来说并不陌生,其目标是保存组织生存的能力,并对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以保护公司的人力与物力,保障企业的综合盈利能力,通过风险成本最小化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税务风险管理必然要在企业整体风险管理框架下,将相关管理措施内置于企业的内控管理制度,也就是说,企业需要在进行业务流程梳理以及风险识别时考虑某个流程是否与特定的税收政策相联系,评估可能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判断是否需要设置相应的防范风险措施。财务人员(特别是税务管理人员)在税务风险管理中应当发挥主力军的作用,运用自身丰富的税务知识和财会知识,对各个部门可能存在的税务风险进行筛查,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企业财务人员不能仅仅满足于做好记账的工作,还需要有意识地参与到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中,这样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策略二、注重与各级税务机关的沟通。
虽说应对税务检查的终极策略是企业自身的税务风险管理,但与各级税务机关的有效沟通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对于规模不大的无法实施有效税务风险管理的企业。按照现行的税务管理体制,国家税务总局、省局、市局、区县局、分局都可能成为税务检查工作的发起人,一般来说,税务检查工作的发起部门的级别越高,检查也是更为严格,能够影响税务检查的因素也会越少,这种情况下,企业只能依靠与税务检查人员的有效沟通来获取更多的支持,很难通过外部对税务检查部门进行施压。对于发起部门级别较低的税务检查,可以与属地税务部门进行沟通,了解税务检查的原因,是涉税指标异常抑或税收政策专项检查,是以税收任务为目标的检查还是以执法规范为目标的检查,除此之外,还需要了解税务检查的组成人员是哪些,是稽查人员还是普通的税收征管人员,是属地税务人员还是有外地支援的税务人员,通常,稽查部门发起和有外地支援的的税务检查都会更为严格。对于大企业而言,各种形式的税务检查难以避免,因而,需要在做好自身税务风险管理的基础上与税务检查人员进行有效的和谐的沟通,当然,地方政府的介入往往会让税务检查向更有利企业的方向发展;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首先要了解如何防范被筛选为税务检查对象,至少在涉税指标方面不应有较多的异常,其次,在确定要接受税务检查后应该了解税务检查的类型、税务人员组成,做好税务检查的事前准备工作,特别是与企业内其他部门的沟通,最好建立共同应对税务风险的工作机制,再次,对于税务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区分明确的问题和模糊的问题,对于定性明确的涉税问题,坦然接受税务机关的处理,对于定性明确但无法定量的涉税问题,尽力摸清税务检查人员的底线,尽可能减少企业的损失,最后,还是强调外部力量的介入可能对税务检查的强度和结果产生有利于企业的影响。
策略三、发挥外部税务咨询的作用。
以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为代表的税务中介对于企业应对税务检查也是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特别是税务审计、反避税调查等方面。相对企业而言,税务中介对税收政策更为精通,对于企业可能存在的涉税风险会更为了解,对于税务机关重点关注的检查领域也会更为清晰,在权衡成本和效益的前提下,引入税务中介的咨询有利于降低税务检查可能带来的损失。在外部税务咨询的引入方面,企业也应注意以下的问题:税务中介是专业机构但不是权威机构,税收政策的解释权永远是在税务部门,因而对于特定的税收筹划措施还是有必要与属地税务部门进行沟通,规避不当税收筹划可能带来的风险;企业财务部门与税务中介的对接也是相当重要的,税务中介的介入应当是作为企业提升税务风险管理能力的一个契机,借助税务中介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企业财务人员应当学习和完善相应知识结构,尽快地独立开展对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最后强调的是税务中介提供的建议必须要在企业内部开展风险讨论分析后再执行,毕竟最终承担风险的是企业而不是税务中介,企业财务部门才是税务风险管理的核心,是应对税务检查的主力,但这仍然无法否认外部税务咨询在应对税务检查方面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