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人实行核定应纳所得税额方式的,申报纳税规定有哪些?

2017-06-08 10:07 来源:网友分享
1142
纳税人实行核定应纳所得税额方式的,应按下列规定申报纳税。

1.纳税人在应纳所得税额尚未确定之前,可暂按上年度应纳所得税额的1/12或1/4预缴,或者按经主管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按月或按季分期预缴。

2.在应纳所得税额确定以后,减除当年已预缴的所得税额,余额按剩余月份或季度均分,以此确定以后各月或各季的应纳税额,由纳税人按月或按季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B类)》,在规定的纳税申报期限内进行纳税申报。

3.纳税人年度终了后,在规定的时限内按照实际经营额或实际应纳税额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申报额超过核定经营额或应纳税额的,按申报额缴纳税款;申报额低于核定经营额或应纳税额的,按核定经营额或应纳税额缴纳税款。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
  • 1.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方式的,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公式如下: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这里适用税率指什么?

    适用税率是税务局核定的

  • 2019年小规模纳税人,以核定方式征收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不符合小微企业那么需要以小规模身份缴纳所得税,计算方式:(收入总额×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25%=应缴纳所得税金额——符合小微企业100万以下部分,计算方式:(收入总额×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25%×20%=应缴纳所得税金额——100万以上没超300万部分,计算方式:(收入总额×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50%×20%=应缴纳所得税金额——我说的对吗?

    对的,理解正确,同学

  • 小规模纳税人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核定征收有三种方式一般采用哪种

    你好!一般多少按收入的比例核定

  • 企业所得税季报纳税申报表B类2018年版的,核定征收方式是:核定应税所得率(能核算收入总额的),这个申报表怎么填,没有收入,只有费用.

    你们所得税是按收入核定吗?核定征收方式选择“核定应税所得率(能核算收入总额的)”的纳税人填报第1行至第17行,1.第1行“收入总额”:填报纳税人各项收入的本年累计金额。 2.第2行“不征税收入”:填报纳税人已经计入本表“收入总额”行次但属于税收规定的不征税收入的本年累计金额。 3.第3行“免税收入”:填报属于税收规定的免税收入优惠的本年累计金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结果填报。本行=第4+5+8+9行。 4.第4行“国债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填报纳税人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国债投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6号)等相关税收政策规定的,持有国务院财政部门发行的国债取得的利息收入。本行填报金额为本年累计金额。 5.第5行“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免征企业所得税”:填报本期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情况,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本行填报金额为本年累计金额。 本行包括内地居民企业通过沪港通投资且连续持有H股满12个月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内地居民企业通过深港通投资且连续持有H股满12个月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的情况。 6.第6行“通过沪港通投资且连续持有H股满12个月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填报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证监会关于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81号)等相关税收政策规定的,内地居民企业连续持有H股满12个月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本行填报金额为本年累计金额。 7.第7行“通过深港通投资且连续持有H股满12个月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填报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证监会关于深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127号)等相关税收政策规定的,内地居民企业连续持有H股满12个月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本行填报金额为本年累计金额。 8.第8行“投资者从证券投资基金分配中取得的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填报纳税人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号)第二条第(二)项等相关税收政策规定的,投资者从证券投资基金分配中取得的收入。本行填报金额为本年累计金额。 9.第9行“取得的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填报纳税人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所得免征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76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地方政府债券利息免征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13〕5号)等相关税收政策规定的,取得的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所得,2012年及以后年度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收入。本行填报金额为本年累计金额。 10.第10行“应税收入额 成本费用总额”:核定征收方式选择“核定应税所得率(能核算收入总额的)”的纳税人,本行=第1-2-3行。核定征收方式选择“核定应税所得率(能核算成本费用总额的)”的纳税人,本行填报纳税人各项成本费用的本年累计金额。 11.第11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填报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12.第12行“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结果填报。核定征收方式选择“核定应税所得率(能核算收入总额的)”的纳税人,本行=第10×11行。核定征收方式选择“核定应税所得率(能核算成本费用总额的)”的纳税人,本行=第10行÷(1-第11行)×第11行。 13.第13行“税率”:填报25%。 14.第14行“应纳所得税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本行=第12×13行。 15.第15行“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填报纳税人根据相关税收政策规定的,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的企业,并符合应纳税所得额、从业人数、资产总额条件的,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本行填报本表第12行×15%的金额。 16.第16行“实际已缴纳所得税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已在此前月(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的本年累计金额。 17.第17行“本期应补(退)所得税额 税务机关核定本期应纳所得税额”:核定征收方式选择“核定应税所得率(能核算收入总额的)”“核定应税所得率(能核算成本费用总额的)”的纳税人,根据相关行次计算结果填报,本行=第14-15-16行。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时,当第14-15-16行<0,本行填0。核定征收方式选择“核定应纳所得税额”的纳税人,本行填报税务机关核定的本期应纳所得税额(如果纳税人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本行填报的金额应为税务机关按照程序调减定额后的本期应纳所得税额)。 这个没有地方直接填写0申报就可以

  • 纳税人申报税前弥补亏损数额须经哪些方式进行审核

    对纳税人申报税前弥补亏损的数额必须经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审核: 一是通过税务部门案头稽核确定的亏损额(税前弥补亏损案头稽核工作流程市局另定); 二是经税务部门以各种检查方式确认的亏损数; 三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精神,纳税人发生的年度亏损要经过地税局认定有代理资格的中介机构审核确定的亏损额。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