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筹划的概念及三点特征

2017-06-26 10:04 来源:网友分享
3401
税收筹划概念及特征是财务人员应该清楚的基本概念,虽然不会用到实务中但是实际税收筹划的指导“思想”。

一、税收筹划的概念

从税收的起源与本质考察,税收在任何时期都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标准,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无偿分配,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体现着以国家为主体的特定分配关系。然而,在这一特定的征纳关系中,市场法人主体出于经济利益的驱使,总会采用各种方法来使自己的纳税最优化。不管这种欲望和要求在政府看来是多么不正确,但这是一种客观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家税收和税收筹划犹如一对孪生姐妹,几乎同时降临于这个世界。其中,国家税收早已形成一门学科而被广泛传播,并且得到不断发展;税收筹划在国外企业中广泛运用,在我国尽管被一些纳税人所尝试和实践,但由于种种原因,以致长期处于一种若明若暗的暖昧地位。

究其原因有:

(1)人们对税收筹划的范畴及内涵没有真正理解,长期把税收筹划与避税、偷税混为一谈,视为非法,使众人对其敬而远之;

(2)国民纳税意识淡薄,税务人员素质低下,征纳双方对各自权利与义务,以及依法治税的认识模糊不清

(3)长期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市场法人主体缺乏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欲望,无税收筹划的内在动力。其实,税收筹划是自然人和法人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地说,它是自然人和法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事先计划地安排合理减免税负的一种经营筹划行为。

由于税收筹划是一门新的学科,许多问题还在探讨之中,因而国际上对其概念的描述也不尽一致,以下是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1)税收筹划是纳税人通过财务活动的安排,以充分利用税收法规所提供的包括减免税在内的一切优惠,从而享有最大的税收利益。

(2)税收筹划是通过纳税人经营活动或个人事务活动的安排,实现缴纳最低的税收。(3)在纳税义务发生前,有系统地对企业经营或投资行为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尽少量缴税的过程即为税收筹划。(4)税收筹划又称节税,是指在税法许可的范围内,当同时存在多个纳税方案的选择时,纳税人有意识地选择税负最轻或利益最大的一种纳税设计行为。(5)税收筹划指的是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取得节税的税收收益。

以上几种对税收筹划的表述,都揭示了税收筹划的本质特征,即税收筹划的合法性、筹划性和目的性。然而,从税收筹划的实践来看,这些表述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突出表现在对税收筹划的内涵和外延界定不准确,要么界定过窄,仅把其理解为对税收优惠政策的充分运用;要么界定过宽,主要包括节税筹划即将税收筹划外延延伸到各种类型的少缴税多缴税的行为,甚至将逃税策划、欠税筹划都包括在税收筹划的概念中;要么干脆避而不谈。我们认为,税收筹划,除了对税收优惠政策的完全使用外,还包括对其他选择性条款的比较和运用。归纳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将税收筹划的概念表述为:税收筹划是市场法人主体在遵守税法及其他法规的前提下,运用纳税人的权利和依据税法中的“允许”与“不允许”、“应该”与“不应该”以及“非不允许”与“非不应该”的项目和内容等,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以获取最大税收利益。

二、税收筹划的特征

一是合法性。

表示税收筹划只能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违反法律规定,逃避税收业务,属逃税行为。征纳关系是税收的基本关系,税收法律是处理征纳关系的共同准绳。纳税义务人要依法缴税,税务机关也要依法征税,这是毫无疑义的。

但是,现实中,企业在遵守法律的情况下,常常有多种税收负担高低不一的纳税方案可以选择,企业可以通过决策选择来降低税收负担、增加利润,税收筹划成为可能。

二是筹划性。

表示事先的规划、设计、安排。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纳税义务通常具有滞后性:企业交易行为发生后,才缴纳流转税;收益实现或分配后,才缴纳所得税;财产取得之后,才交纳财产税,这就在客观上提供了纳税前事先做出筹划的可能性。

另外,经营、投资和理财活动是多方面的,税收规定则是有针对性的,纳税人和征税对象不同,税收待遇也往往不同,这就向纳税人表明可以选择较低的税负决策。如果经营活动已经发生,应纳税额已经确定再去图谋少缴税,就不是税收筹划,而是偷逃税收了。

三是目的性。

表示要取得“节税”的税收利益。这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选择低税负。低税负意味着低税收成本,意味着高资本回收率;另一层意思是滞延纳税时间(有别于违反税法规定的欠税行为)。纳税期限的推后,也许可以减轻税收负担(如避免高边际税率),也许可以降低资本成本(如减少利息支出),不管哪一种,其结果都是税收支付的节约,即节税(TaxSavings)。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