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缴企业所得税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017-06-27 12:01 来源:网友分享
1063
企业所得税预缴是为了保证税款均衡入库,采取“按年计算,分期预缴,年终汇算清缴”的办法征收。

企业所得税预缴多少合适,,缴少了会有滞纳金和罚款吗?下面会计学堂小编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和相关税收文件,为大家分析。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企业所得税应当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实际利润额预缴;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实际利润额预缴有困难的,可以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者季度平均额预缴,或者按照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预缴方法一经确定,该纳税年度内不得随意变更。

在实务中,为确保税款足额及时入库,各级税务机关对纳入当地重点税源管理的企业,原则上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方法征收企业所得税。而对全年企业所得税预缴税款占企业所得税应缴税款比例明显偏低的企业,各级税务机关会根据企业上年度企业所得税预缴和汇算清缴情况,调查相关原因,还有可能调整该企业的预缴方法或预缴税额。

其次,在2009年,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企业所得税预缴工作的通知》(国税函[2009]34号),明确要求:各级税务机关要处理好企业所得税预缴和汇算清缴税款入库的关系,原则上各地企业所得税年度预缴税款占当年企业所得税入库税款(预缴数+汇算清缴数)应不少于70%。同时,要求各级税务机关要进一步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对未按规定申报预缴企业所得税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那么我们来看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有关的规定:

1、第三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2、第六十三条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第六十四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从征管法的上述三个规定可以看出:对未按规定申报预缴企业所得税的,造成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属于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情形,按照偷税处理;未造成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属于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情形,按照征管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处理。

因此,企业在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实际利润额预缴所得税时,应当按所属期实际利润总额申报,不得少申报;如果采用虚假手段编制虚假利润或者采用申报与利润报表不一致的办法,虚假申报或者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税务机关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
  •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要注意把所有税会差异找出来

  • 2015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主要是费用的扣除比例问题

  • 老师,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编制会计报表; 2.对照税收优惠政策完整准备相关留存备查资料; 3.对照税收政策完整准备有关纳税调整的相关数据资料; 4.对照税收政策准确、完整结转跨年度纳税调整事项; 5.检查和完善税前扣除凭证; 6.正确选择所适用的年度申报表。

  • 老师,请问规上企业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需要做哪些表格,注意哪些问题?

    你好,这个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根据企业的实际业务,然后选择对应的表格的。

  • 本月有营业外收入,报税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除了这部分要交交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营改增后营业外收入需要计提税费,其计提方法和企业销售是相同的处理:   借:银行存款/现金 贷:营业外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确认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收入。营业外收入并不是由企业经营资金耗费所产生的,不需要企业付出代价,实际上是一种纯收入,不需要与有关费用进行配比。   在会计核算上,应当严格区分营业外收入与营业收入的界限。通俗一点讲就是,除企业营业执照中规定的主营业务以及附属的其他业务之外的所有收入 视为营业外收入。一般采用贷方多栏式明细账格式进行分类核算。   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   1.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包括固定资产处置利得和无形资产出售利得。固定资产处置利得,指企业出售固定资产所取得价款和报废固定资产的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扣除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清理费用、处置相关税费后的净收益;无形资产出售利得,指企业出售无形资产所取得价款扣除出售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出售相关税费后的净收益。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指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大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扣除相关费用后计入营业外收入的金额。   3.债务重组利得,指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超过清偿债务的现金、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所营业外收入转股份的公允价值、或者重组后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4. 盘盈利得,指企业对于现金等资产清查盘点中盘盈的资产、报经批准后计入营业外收入的金额。   5. 政府补助,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型资产或非货币型资产形成的利得。   为了总括反映和监督企业营业外收入情况,企业应设置“营业外收入”账户。该账户贷方登记企业发生的营业外收入额,借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数额,经结转后该账户期末无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