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捐赠支出扣除30%和全额扣除有什么区别?

2018-08-13 09:36 来源:网友分享
5695
根据税法的规定,对外捐赠不超过应纳税额30%的部分可以扣除,那么个人捐赠支出扣除30%和全额扣除有什么区别?小编已在文中举例为大家进行说明,具体内容请仔细阅读全文。

个人捐赠支出扣除30%和全额扣除有什么区别?

通俗点,举个例子:比如你的应纳税所得额合计为100元,你通过税务局认可的机构或团体向灾区捐赠了40元,一般情况下,你只能在1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30元,按70元计算缴纳个税。

特殊情况,比如说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等(捐赠可全额扣除,税总局都发过文的),如果你捐赠的40元是捐赠到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那么你就能在1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40元,即全额扣除,按60元计算缴纳个税。

个人捐赠支出扣除30%

个人所得税中对捐赠的扣除额是多少?

根据税法的规定,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以题中捐赠数据为例,并假设其捐赠对象、方式符合上述税法的规定,且个人所得税扣除捐赠前应税所得额为15 000元,则:

准予扣除的公益性、救济性捐赠限额 = 15 000 * 30% = 4 500元

应纳税所得额 = 15 000 - 4 500 = 10 500元

不得扣除的公益性、救济性捐赠额 = 10 000 - 4 500 = 5 500元

假设该所得项目适用税率20%,则:

应交个人所得税 = 10 500 * 20% = 2 100元

减少税额支出 = 15 000 * 20% - 2 100 = 900元

本文就个人捐赠支出扣除30%和全额扣除有什么区别的问题,文中已作出详细的解答,个人所得税中对捐赠的扣除额是多少?获取更多财务、税务方面的知识,请关注会计学堂网!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财务数据泄露应急处置流程是什么
    财务数据泄露应急处置流程是什么?根据小编老师理解,财务数据的泄露在任何一家公司中都是非常严重的事情,当财务人员发现公司的财务数据存在泄露的迹象,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向上级反馈,然后启动应急处置流程的;具体的处理流程知识小编老师已经整理好给大家,也希望你们都可以来阅读下述文字,对你们以后应付财务数据工作肯定是有所帮助的。
    2025-10-15 3
相关问题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