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有哪些?

2019-02-27 11:11 来源:网友分享
9770
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是基础会计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我国的会计准则采用的是权责发生制.那么,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有哪些
免费提供专业财税问题解答,让您避免税务行政处罚风险
张艺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 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注册会员
领取资料
咨询老师

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有哪些

权责发生制又称应收应付制或应计制,是指以是否取得收到现金的权利或发生支付现金的责任即权责的发生为标志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以及债权和债务.权责发生制基础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收付实现制又称为现收现付制或现金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它是以实际收到或支付现金的时间来确认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收付实现制基础要求,凡是当期收到和支付的现金,都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当期没有实际收到和付出现金,都不记录本期收入和费用.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在于对收入、费用入账时间的确认不一样.

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有哪些?

会计的基本假设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单位,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也就是说,会计工作是为"特定的单位"服务的,而这个单位就确定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这个很重要.因为这个"主体"是会计自己选的,与其他人无关.当然,实务中也有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重合的情况,比如一个法人公司其法律主体往往也是一个会计主体.因为会计工作的需要,我们还可以将这个法人公司的其他部门作为独立的会计主体,如"某个车间、某项工程等等".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期限持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间隔相同的期间.很明显,会计分期假设是在持续经营假设的基础上的,因为存在持续经营,所以才要会计分期.这样才能结算盈亏,出具财务报告;才能更准确的反映会计主体在某一时间段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才能进一步的分析比较,从而改善提高.实务中大多采用年度为一个分期,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其他的分期,如:半年、月、周等等.

货币计量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要以货币为统一的主要的计量单位,记录和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和经营成果.

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有哪些,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在于对收入、费用入账时间的确认不一样.权责发生制下以是否取得收到现金的权利或发生支付现金的责任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以及债权和债务.收付实现制以实际收到或支付现金的时间来确认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大家要掌握哦.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