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管理如何做好
(一)不能单打独斗必须全员参与
虽然许多企业的预算管理牵头部门都是财务部门,而且最终的预算结果也大多体现为财务报表。但是,预算作为一种分配企业资源的方法,其编制、执行、分析确需要全员参与,才能有效落实。
首先,预算编制需要全员参与。只有经办人员才最了解实际情况,才知道需要做哪些事情,需要哪些资源,需要多少,提出需求。当然最终的预算审核人员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将那些不是很紧迫、不是很必要的事情从预算中排除,或者削减其资源分配。、
其次,预算控制需要全员参与。预算编制出来后还是要靠那些经办人员去执行、控制。如果经办人员没有预算控制意识,不按预算办理经济业务,则预算控制力度就会大大降低,自然难以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了。
再次,预算分析需要全员参与。预算执行出现偏差,要么是当初的预算编不合理,要么是预算控制不到位。分析预算执行差异的原因,可以总结经验教训,为以后的预算编制和控制提供参考,促进预算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最清楚预算执行差异原因的当然还是经办人员,只有他们参与预算分析才能找到预算执行差异的真正原因。
(二)避免只是控制、削减开支,而要站在全局把握好度
人们一谈到预算,往往认为越少越好,实则不然!预算是分配企业资源的一种方法。企业占有这些资源,当然是为了投入销售经营获得产出以实现企业目标。一般来说,没有投入当然就没有产出了,为了得到更多、更好的产出,就需要更多投入。
因此,预算管理中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要有战略眼光和超前意识,要充分认识到只有投入才会有产出,只有投入才能有增长。
诚然,节约就是利润。但对节约也要树立科学发展观。预算执行也并非节约就好。在性价比最优的情况下的资源最节约才是真正的节约,才是有利偏差;如果因为预算执行人未能很好地完成预算交给的任务而节约,当然就是不利偏差。
(三)从作业出发设计预算项目,化繁为简避免太财务化
全面预算要求全员参与,而会计科目的运用是一个相对比较专业的知识,其他部门的人员不一定能够运用好,特别是一些需要分摊的项目会给其他部门人员带来理解上的困难。基于此,笔者建议不按照会计科目设计预算项目和预算指标,而应该按照“做什么事、花多少钱、何时花钱”的思路去设计预算项目,要求各部门按此编制预算。
(四)加强预算队伍建设,落实预算管理工作
要注重财会人才培养,强化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同志的责任,培养他们的业务能力。最后,要更广泛的发展各部门的预算员,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培养他们的预算管理能力和意识。在此基础上,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增强预算工作的预见性和前瞻性,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增长和发展!
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怎么做
(一)区分财务预算与财务预测
相同点:二者都有个“预”字,代表着未发生的事情。即在事前,要依据往年的数据资料做参考;再预计财务收支情况,确定经营目标;还要采用科学的预测方法。
不同点:财务预测是对未来财务活动的设想;而财务预算是企业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
(二)预算方法的选择
面对企业不同的状态,要制定不同的企业预算方法。根据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有以下三种方法:
1、初创期:适用“零基预算法”,指在编制预算时对于所有的预算支出,均以零为基底,不考虑以往情况如何,从根本上研究分析每项预算有否支出的必要和支出数额的大小。这种预算便于企业内部沟通和协调,增加了预算的透明度。
2、成长期:适用“增量预算法”,指以基期成本费用水平为基础,结合预算期业务量水平及有关影响成本因素的未来变动情况,通过调整有关原有费用项目而编制预算的一种方法。这是一种传统的预算方法,编制过程完整,但缺乏灵活性。
3、成熟期:适用“固定预算法”,指在编制预算时,只根据预算期内正常的、可实现的某一固定业务量(如生产量、销售量)水平作为唯一基础来编制预算的一种方法。此方法虽然成熟完善,却存在可比性差的缺点。
预算管理如何做好?做好预算管理是需要非常充分的会计知识做依托,如果你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或是觉得自己的能力还没有跟上,建议你最好是能够加深自己的学习,最好是能够在会计学堂找专业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