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法计提折旧年折旧率计算

2019-04-12 13:17 来源:网友分享
15680
直线法计提折旧年折旧率计算公式是什么?如何利用直线法来计提折旧?新人在第一次接触到这个问题时,可能会有一些迷茫,不知道具体怎么去计算。会计学堂的老师正好给你们讲一讲,希望你们喜欢。

直线法计提折旧年折旧率计算

1、 年限平均法(也称直线法)

年折旧率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年折旧率 ÷ 12

2、 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 1 - 预计净残值率 )/ 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 双倍余额递减法(加速折旧法)

年折旧率 =2÷ 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净值 × 年折旧率 ÷ 12

4、 年数总合法(加速折旧法)

年折旧率 = 尚可使用寿命/ 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合 × 100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预计净残值 )× 年折旧率 ÷ 12

直线法计提折旧年折旧率计算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怎么计算?

第三十条 固定资产的应提折旧额一般按照固定资产的原值、预计残值率和分类年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的预计残值率为固定资产原值的3%-5%。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一)平均年限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方法:   年折旧率=(1-预计残值率)/ 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二)工作量法的固定资产折旧额计算方法:   按照行驶里程计算折旧:   单位里程时折旧额=原值(1-预计残值率)/ 总行驶里程   按照工作小时计算折旧:   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原值(1-预计残值率)/总工作小时   按照台班计算折旧:   每台班折旧额=原值(1-预计残值率)/总行驶里程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方法: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   年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帐面净值×月折旧率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平均摊销。   

(四)年数总和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方法:   年折旧额=(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 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 ×100%   年折旧率=年折旧率÷12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第三十一条 固定资产折旧,从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按月计提。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从停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提。

在会计算法中,我们通常称 直线法计提折旧(Straight Line Method)为平均年限法,这样说可能很多人就熟悉了,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年、月)折旧额都是相等的。对于这个问题,小编就整理这么多资料啦!如果有兴趣一起交流,可以来会计学堂和老师在线交流即可。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进销项商品明细严重背离怎么自查
    进销项商品明细严重背离怎么自查?所谓的进销项商品通常指的就是交易双方的增值税进项税和增值税销项税的商品,一般都是由买方和卖方来缴纳的;那么对于进销项商品的明细数据严重倒挂的情况,财务人员肯定是需要针对这一现象进行自查的,具体的自查方法小编老师已经整理好在下述文字中,大家一定要来认真的学习,对你们后期遇到类似问题处理都有帮助的。
    2025-10-24 32
  • 财务 BP 如何用营利公式拆解目标
    财务 BP 如何用营利公式拆解目标?根据小编老师的理解,对于公司财务BP岗位来说,想要通过营利公式来拆解公司的业务目标,这个需要从整个公司的业务战略目标出发,然后根据业务的战略方案解读拆解目标的。小编老师将会在下述文章中通过营利公式以及拆分到业务方面来介绍的,如果你们对此内容有兴趣的话,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学习,对你们肯定有用的。
    2025-10-28 15
  • 无车企业报销加油费超理论耗油量怎么解
    无车企业报销加油费超理论耗油量怎么解?按税法的规定,针对企业没有车辆却有大额的加油费用的报销处理,那么对此问题税务机构部门肯定会重点查处的。原则上来说企业无车报销加油费用是不可以在申报纳税的时候税前扣除的,但是对此问题的处理还有有办法的,小编老师将会在下述文章中进行介绍,希望对你们学习这个问题处理有所启发的。
    2025-11-03 4
  • 行业产能与申报收入不匹配怎么自查
    行业产能与申报收入不匹配怎么自查?按照小编老师的理解,学员们提及到的企业产能的数据,一般指的就是企业产能销售收入数额,在申报纳税的过程中要求企业产能销售收入数额和申报纳税的数据要保持一致的,如果不一致说明企业可能会存在偷税和漏税的嫌疑。关于如何自查这个问题的相关措施,小编老师建议学员们可以来阅读下述文章,说不定对你们理解学习有所帮助的。
    2025-11-03 2
圈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