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税退增值税计算方法

2019-04-17 10:30 来源:网友分享
6236
我国对出口货物实行增值税退(免)税办法。根据出口企业的不同,外贸企业适用增值税免退税政策,生产型企业适用增值税“免抵退税”政策。今天我们谈论这两种退税办法如何运用,退税退增值税计算方法是怎么的。

退税退增值税计算方法

增值税退(免)税办法有两种:免抵退税和免退税。

一.免抵退税办法

1.含义:“免”——免征增值税(实际是零税率)。 

  “抵”——相应的进项税额抵减应纳增值税额(不包括适用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政策的应纳增值税额)。   “退”——未抵减完的部分按规定予以退还。 

2.免抵退税适用范围:

(1)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视同自产货物。 

(2)对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3)列名的生产企业出口非自产货物。 

(4)适用零税率的跨境服务。

3.增值税“免抵退” 的计算

(1)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0

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人民币价*(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如果有使用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则

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人民币价-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2)当期免抵退税额计算

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汇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如果有使用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则

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人民币价-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3)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的计算 

比较上述(1)和(2)确定较小者为应退税额。

4.“免、抵、退”计算步骤总结: 

(1)剔税:不得免抵税额(进项税转出)=出口人民币价×(征%-退%) 

(2)抵税:应纳税额=内销销项税额-(进项税-剔税)-上期未抵扣=<0

(3)尺度:免抵退税额(限额)=出口人民币价×退%

(4)比较:应退税额=(2)与(3)中较小者 

(5)倒挤:免抵税额 

退税退增值税计算方法

二.免退税办法

免退税办法,即免征增值税,相应的进项税额予以退还。

1.适用范围:

(1)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劳务

(2)外贸企业外购研发和设计服务出口

2.增值税免退税的计算

(1)外贸企业在国内直接采购货物出口:

增值税应退税额=购进出口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出口货物退税率

(2)外贸企业出口委托加工修理修配货物:

增值税应退税额=加工修理费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出口货物退税率

3.增值税退税率低于适用税率的,相应计算出的差额部分税款计入出口货物劳务成本。

以上是关于退税退增值税的计算办法。如果企业涉及出口服务,首先分清楚是生产性企业还是外贸型企业,再看出口业务是否属于上面谈到的几种适用范围。如果属于上面谈到的情况,可以用公式计算退税,向税局申请增值税出口退税了。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圈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