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销售商品的会计处理怎么做?

2019-04-19 11:25 来源:网友分享
3644
对外销售商品的会计处理怎么做?这是每个生产、商贸企业都常见的业务操作,老会计对此都很熟悉,但也有些新手并不擅长,会计学堂的小编旨在通过本文为新手会计们解惑。

对外销售商品的会计处理怎么做?

答:销售时:

借:银行存款(应收帐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假如买一件毛衣,进价100,卖200

1、借: 库存商品 1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  

贷:库存现金 117  

2、借:库存现金 234  

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  2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  

3、借:主营业务成本 或其他业务成本 100  

贷:库存商品 100  

4、借:本年利润 100  

贷: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 100  

5、借: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 200  

贷:本年利润 200  

毛利润200-100=100

如果不具备销售实质,而在计交增值税时视同销售,主要是为了防止税收流失。发生这类视同销售行为时,应按不含税售价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并连同货物成本一起计入该类项目成本。

其账务处理如下: 

借:营业外支出 

货:存货科目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对外销售商品的会计处理怎么做?

售后回购方式销售商品会计分录怎么写?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一一收入》的规定,企业销售商品确认收入应同时满足五个条件。在售后回购交易方式下,对于销售方而言,其交易行为属于融资性质。由于销售与回购是以一揽子方式通过签订回购协议进行的,因此可以将销售与回购看做是一笔交易。回购价与销售价的差额本质上属于融资费用,支村的回购价格应视同偿还借款,因此销售方销售商品的售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不确认为当期损益,而应将其作为回购价的调整计入其他应付款,并在回购期限内平均摊销融资费用计入财务费用和其他应付款,在回购商品最终对外销售时确认一次收入。

1、发出商品时:

借:银行存款   (销售含税价格)

贷:其他应付款  (销售不含税价格)

贷:应交税费一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回购商品时:

借:财务费用 (回购与销售价差)

贷:其他应付款  (回购与销售价差)

借:其他应付款   (回购不含税价格)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回购含税价格)

对外销售商品的会计处理怎么做?详细的分录小编都为大家写在上文了,不知道初入行的你还能轻松理解吗?如果还有疑问,就来会计学堂的官网联系老师。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