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2019-06-13 16:09 来源:网友分享
2084
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需要对产生和流出的现金做统计,那么小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该怎么计算呢?下面是会计学堂的小编就此问题整理的相关财务资料,以供大家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实际收到的现金(含销售收入和应向购买者收取的增值税)本项目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得出: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当期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收入+当期收到前期的应收帐款+当期收到前期的应收票据+当期的预收帐款-当期因销售退回而支付的现金+当期收回前期核销的坏帐损失

2、“收到的税费返还”项目。反映企业收到返还的各种税费,如收到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教育费附加退还等。本项目可根据“现金”、“银行存款”、“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补贴收入”、“应收补贴款”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除了上述各项目外,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入,如罚款收入、流动资产损失中由个人赔偿的现金收入等。本项目可根据“现金”、“银行存款”、“营业外收入”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小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有什么区别?

1、含义不同

筹资活动是指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投资活动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和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

2、活动的方式不同

经营活动的范围很广,就工商企业来说主要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经营性租赁、购买商品、接受劳务、广告宣传、推销产品、缴纳税款等。

投资是企业为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或为谋求其他利益,而将资产让渡给其他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它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

筹资活动包括吸收投资、发行股票、分配利润、支付债权人的本金和利息以及融资租入资产所支付的现金(支付的利息和支付的股利、收到的利息和股利,在会计实务中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作为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也有作为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3、活动目的不同

筹资活动指企业作为筹资活动的主体根据其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和调整资本结构等需要,通过筹资渠道和金融市场,运用筹资方式,经济有效地筹措和集中资本的活动。

投资活动,既包括实物资产投资,也包括金融资产投资。这里之所以将“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排除在外,是因为已经将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视同现金。不同企业由于行业特点不同,对投资活动的认定也存在差异。

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主要与获取净利润有关。企业净利润的形成与利润的具体内容有关,利润表中的一定时期的净利润并不一定都构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如处置固定资产的净收益和净损失,以及其他活动所形成的利润或损失,均是净利润的组成部分,但不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会计工作需要具备非常强的实操性,所以会计新手在实际做账过程中难免有所疏忽,看完上文,那么小编关于问题“小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就介绍到这里。你掌握了吗?如果想加强会计实操技能,可以咨询我们会计学堂的在线老师联系,可以多多跟我们会计学堂的老会计交流心得哦。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什么税涉及重复征税
    什么税涉及重复征税?顾名思义,重复征税说的就是对同一个纳税对象或者同一个税源进行多次征收纳税的现象,而小编老师所知的是,企业中涉及重复征税的情形主要是包含了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重复征税类型有很多种,比如说差异型重复征税、税率差异型重复征税等等.更多关于重复征税的相关资料都在这里,有兴趣的学员们不妨来阅读下述文章学习.
    2024-11-13 11
  • 资产负债率30%怎么样
    资产负债率30%怎么样?从这个负债率比例来看,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百分之三十,代表企业的负债规模已经占到总资产的百分之三十了.那么企业的资产规模还是占大头部分的,说明企业还是有着非常不错的债务偿还能力.关于资产负债率和此财务指标代表的财务以上,小编老师已经整理好相关的会计资料给大家,有兴趣的学员们都是可以来阅读下文学习.
    2024-11-18 6
  • 为什么月末要结转
    为什么月末要结转?通常来说,企业的期末结转一般指的就是将其所得税结转到本年利润的行为,目的就是在于可以记录当月发生的业务,计算成本与收益和反映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等目的的;而企业期末结转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财务工作的,关于期末结转的原因,小编老师将会通过下述文章进行介绍,对此内容有兴趣的学员,可以来认真阅读学习,说不定对你们学习有所启发的.
    2024-11-19 5
相关问题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动比率=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流动负债,其中“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是现金流量表里面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吗?

    是的 取得是现金流量表的数据

  • 怎么区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您好,区分如下。 1.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采用排除法,主要考虑行业不同。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现金流入五项(第五项就是其他),现金流出四项(第四项就是其他))   即包括“对内投资”(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也包括“对外投资”(购买股票,购买债券,投资办企业等)   3.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现金流入三项(第三项就是其他),现金流出三项(第三项就是其他))   筹资活动,是指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既包括现金流入,也包括现金流出。   包括发行股票和接受投入资本,分派现金股利,取得和偿还银行借款,发行和偿还公司债券等。

  • 如果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正数。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负数啊,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也为负数,它代表了企业的什么经营状况呢?

    企业处于高速发展期。这时产品迅速占领市场,销售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表现为经营活动中大量货币资金回笼,同时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企业仍需要大量追加投资,但是企业筹资不力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净额是财务报表里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还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您好,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怎样区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这三种呢?

    您好,区分这三种流量请参考以下内容。 一、确定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7%)+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2、收到的税费返还=(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5+6+7)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17%)+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 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 6.支付的各项税费=“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 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支出(剔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管理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折旧、坏账准备或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等)+营业费用、成本及制造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其他应收款本期借方发生额+其他应付 二、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 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利润表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期末数-应收利息期初数)-(应收股利期末数-应收股利期初数) 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固定资产清理”的贷方余额+(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4.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收回融资租赁设备本金等。 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在建工程期末数-在建工程期初数)(剔除利息)+(固定资产期末数-固定资产期初数)+(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上述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项目中核算。 6.投资所支付的现金=(短期投资期末数-短期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 该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7.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投资未按期到位罚款。 三、确定主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数-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应付债券期初数) 2.借款收到的现金=(短期借款期末数-短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 3.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投资人未按期缴纳股权的罚款现金收入等。 4.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短期借款期初数-短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剔除利息)+(应付债券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剔除利息) 5.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应付股利借方发生额+利息支出+长期借款利息+在建工程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预提费用中“计提利息”贷方余额-票据贴现利息支出 6.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收购本公司股票,退还联营单位的联营投资等)、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现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现金等。 四、确定补充资料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 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 一般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故该公式未考虑此因素,如有则应相应填列。 五、确定补充资料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净利润 该项目根据利润表净利润数填列。 2、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发生额累计数 注:直接核销的坏账损失,不计入。 3、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制造费用中折旧+管理费用中折旧 或:=累计折旧期末数-累计折旧期初数 注:未考虑因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而减少的折旧。 4、无形资产摊销=无形资产(期初数-期末数)或=无形资产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注:未考虑因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减少。 5、长期待摊费用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或=长期待摊费用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6、待摊费用的减少(减:增加)=待摊费用期初数-待摊费用期末数 7、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预提费用期末数-预提费用期初数 8、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或收入)明细账分析填列。 9、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明细账分析填列。 10、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应收票据的贴现利息。 11、投资损失(减:收益)=投资收益(借方余额正号填列,贷方余额负号填列) 12、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递延税款(期末数-期初数) 13、存货的减少(减:增加)=存货(期初数-期末数) 注:未考虑存货对外投资的减少。 14、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应收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期末数)+预付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其他应收款(期初数-期末数)+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15、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应付账款(期末数-期初数)+预收账款(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数-期初数)+应付工资(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福利费(期末数-期初数)+应交税金(期末数-期初数)+其他应交款(期末数-期初数)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