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减免性质及分类表
2019减免性质及分类表
答:一、《减免税政策代码目录》对税收法律法规规定、国务院制定或经国务院批准,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中央部门发布的减免税政策及条款,按收入种类和政策优惠的领域类别,分别赋予减免性质代码及减免项目名称.税务机关及纳税人办理减免税申报、备案、核准、减免退税等业务事项时,根据各项工作的管理要求,检索相应的减免性质代码及减免项目名称,填报有关表证单书.
地方依照法律法规制定发布的适用于本地区的减免税政策,由各地税务机关制定代码并发布.
二、《减免税政策代码目录》将根据减免税政策的新增、废止等情况,每月定期更新,并通过国家税务总局网站"纳税服务"下的"申报纳税"栏目发布.各地税务机关应当通过办税服务大厅、税务网站、12366热线、短信、微信等多种渠道和方式进行转载、发布与宣传推送.
2019《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填写说明
答:一、本表由享受增值税减免税优惠政策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填写.仅享受月销售额不超过3万元(按季纳税9万元)免征增值税政策或未达起征点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不需填报本表,即小规模纳税人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主表第12栏"其他免税销售额""本期数"和第16栏"本期应纳税额减征额""本期数"均无数据时,不需填报本表.
二、"税款所属时间""纳税人名称"的填写同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主表(以下简称"主表").
三、"一、减税项目"由本期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税收规定享受减征(包含税额式减征、税率式减征)增值税优惠的纳税人填写.
(一)"减税性质代码及名称":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发布的《减免性质及分类表》所列减免性质代码、项目名称填写.同时有多个减征项目的,应分别填写.
(二)第1列"期初余额":填写应纳税额减征项目上期"期末余额",为对应项目上期应抵减而不足抵减的余额.
(三)第2列"本期发生额":填写本期发生的按照规定准予抵减增值税应纳税额的金额.
(四)第3列"本期应抵减税额":填写本期应抵减增值税应纳税额的金额.本列按表中所列公式填写.
(五)第4列"本期实际抵减税额":填写本期实际抵减增值税应纳税额的金额.本列各行≤第3列对应各行.
一般纳税人填写时,第1行"合计"本列数=主表第23行"一般项目"列"本月数".
小规模纳税人填写时,第1行"合计"本列数=主表第16行"本期应纳税额减征额""本期数".
(六)第5列"期末余额":按表中所列公式填写.
四、"二、免税项目"由本期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税收规定免征增值税的纳税人填写.仅享受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政策或未达起征点的小规模纳税人不需填写,即小规模纳税人申报表主表第12栏"其他免税销售额""本期数"无数据时,不需填写本栏.
(一)"免税性质代码及名称":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发布的《减免性质及分类表》所列减免性质代码、项目名称填写.同时有多个免税项目的,应分别填写.
(二)"出口免税"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出口免征增值税的销售额,但不包括适用免、抵、退税办法出口的销售额.小规模纳税人不填写本栏.
(三)第1列"免征增值税项目销售额":填写纳税人免税项目的销售额.免税销售额按照有关规定允许从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中扣除价款的,应填写扣除之前的销售额.
一般纳税人填写时,本列"合计"等于主表第8行"一般项目"列"本月数".
小规模纳税人填写时,本列"合计"等于主表第12行"其他免税销售额""本期数".
(四)第2列"免税销售额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免税销售额按照有关规定允许从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中扣除价款的,据实填写扣除金额;无扣除项目的,本列填写"0".
(五)第3列"扣除后免税销售额":按表中所列公式填写.
(六)第4列"免税销售额对应的进项税额":本期用于增值税免税项目的进项税额.小规模纳税人不填写本列,一般纳税人按下列情况填写:
1.纳税人兼营应税和免税项目的,按当期免税销售额对应的进项税额填写;
2.纳税人本期销售收入全部为免税项目,且当期取得合法扣税凭证的,按当期取得的合法扣税凭证注明或计算的进项税额填写;
3.当期未取得合法扣税凭证的,纳税人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计算免税项目对应的进项税额;无法计算的,本栏次填"0".
(七)第5列"免税额":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填写,且本列各行数应大于或等于0.
一般纳税人公式:第5列"免税额"≤第3列"扣除后免税销售额"×适用税率-第4列"免税销售额对应的进项税额".
小规模纳税人公式:第5列"免税额"=第3列"扣除后免税销售额"×征收率.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2019减免性质及分类表,不知道大家都掌握好了吗,会计政策经常变动,需要我们实时了解关注,会计学堂每天都会更新新内容,新知识,欢迎大家持续关注!